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综合防控技术
-----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CV2)自2000年在我国发现以来,2001年在南方许多地区流行,2002年在全国各地规模化猪场暴发子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该病当前发病状况及综合防控技术谈点意见,仅供参考。 圆环病毒2型感染在我国猪群中普通存在 孙圣福等(2005)应用ELISA方法对山东50个规模化猪场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圆环病毒2型感染阳性猪场41个,阳性率为82%,其中有6个猪场阳性率达100%;李鹏等(2005年)应用PCR方法对河北部分规模化猪场和养猪专业户进行PCV2血清学调查,通过对400份血清的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达77%;卫秀余等(2005年)对全国各地26个猪场送检的样品进行PCV2抗原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猪场13个,阳性率为50%;张加勇等(2005年)对黑龙江10个猪场采集的368份血清进行PCV2检测,其中经产母
猪血清阳性率为76.6%,后备母猪阳性率为33.2%;李文杰等(2005年)应用PCR方法对江苏地区送检的162份病料进行PCV2检测,结果72份病料为阳性,阳性率达54.67%,其中保育猪阳性率为26.03%,育肥猪阳性率为68.12%。由此可见,圆环病毒2型感染在我国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已成为目前养猪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之一。 目前流行情况 本病自1991年在加拿大北部地区的猪群中暴发以来,已经遍及世界各个国家。能引起不同年龄的猪发生感染,但不一定都表现出明显的临诊症状。最近两年来,本病在各猪场流行强度有所下降,症状暖和,但病毒仍然存在于猪群之中,多数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带毒种猪可发生垂直传播,又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污染的物体进行水平传播。因此,许多猪场都是由于引种检疫不严,引入了隐性感染的后备种猪或保育子猪造成了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带毒母猪繁殖产下的子猪可成活,但子猪可长期带毒,并向外排毒,造成本病在猪群中的持续感染。本病又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疫病,病毒能使血液中单核细胞和未成熟粒细胞增加,而使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意味着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从而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由于免疫抑制,使患病猪体整体免疫力低下,从而诱发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所以,在临床上常见于本病与蓝耳病病毒、
肺炎支原体、细小病毒、
猪流感病毒、伪
狂犬病毒及猪瘟病毒等混合感染,并常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及附细胞体等。使病情复杂化,增大病死率,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圆环病毒2型感染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主要发生于哺乳子猪和保育子猪,尤其是5周龄~12周龄的子猪,一般于断奶后1周~3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为10%,如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病死率可达25%以上。我国猪群发病最多的日龄为6周龄~8周龄,发病率为20%~60%,病死率为5%~35%。临床上表现为沉郁,食欲降低,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颌下和颈部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苍白、
黄疸、
咳嗽、
气喘、呼吸困难、
腹泻等。个别猪关节肿胀,眼有分泌物。 病理剖检可见肺呈间质性肺炎、肿胀、间质增宽、质度似橡皮样,肺表面有红色至灰褐色的斑点。腹股沟、肺门、肠系膜及颌下淋巴结肿大4倍~5倍,严重者为8倍~10倍,切面呈灰黄色,有出血。心内外膜出血,胸膜与肺发生粘连,胸腔内有少量纤维蛋白。脾脏与肝脏轻度肿胀。肾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切面皮质与髓质以及肾盂严重出血。如有混合与继发感染,可见
胸膜炎、
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胃溃疡等。
-----
做好免疫工作
-----
疫苗接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