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
-----
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又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格氏病、猪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本病在临诊上主要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
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均有此病的流行和发生。近年来,我国的数个省、地区都有此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继发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分析 对于采用无特定病原或用药早期断奶猪副嗜血杆菌污染的猪群,初次感染到这种细菌时后果会相当严重。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因而给本病的诊断带来困难。
流行病学 副猪病易感动物主要为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尤其是哺乳仔猪、断奶后10天左右的猪更易发生,病死率可达50%。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的带菌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该菌常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构成其正常菌群,当猪只体质下降或其他应激因素增大时,猪只就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本病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本病一般呈散发,也可呈地方流行性。饲养环境卫生差、密度过大、纯净水供应不足、营养性饲料使用过多(高能量、高蛋白、微量元素)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因此,应激因素常是本病发生的诱因。本病发生和流行的严重程度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猪群中
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
猪流感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的存在有密切关系。
-----
做好免疫
-----
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