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养猪疾病问诊:猪瘟病原,分析预防措施
病毒病 更新:2017/3/7 字体:
猪瘟病原,分析预防措施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猪瘟是导致猪死亡的疾病之一,其流行面广、传播快、死亡率高。  临床症状  临床特征不明显,当前猪瘟流行情况由暴发转向温和,由一般猪群转向重点发生在繁殖母猪的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仔猪经胎盘感染,也由于不合理免疫所致,有的表现症状很不典型,而又不断地向外排毒、散毒,这些带毒母猪往往被忽视,而成为最重要的传染源。它们所产的仔猪也常出现胎盘感染,或者产生免疫耐受,如遇环境突变,母源抗体降低就会激发疫病。这也是目前一些规模性猪场、地方猪瘟自发传染的主要原因。  再是妊娠期间,胎儿通过母体病毒而发生先天染病,造成死胎;有的初生仔猪就是弱仔特别难养;更有甚者因先天感染产生免疫耐受,既不表现临床症状,日后注射疫苗也不产生免疫应答。当环境突变时又发生猪瘟,给预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病原特点  猪瘟病毒是一个活体,它不会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因在体外继代或体内抗体压力下,而减弱其原有的毒性。反而减弱的毒力也可因在敏感个体继代感染后而增强或恢复原有的毒力。由于这种情况当前猪瘟病毒已形成强毒、中间毒、弱毒型同时存在,初发地区强一点,常发地区弱一些。  强毒株不论猪的品种、年龄均可导致大多数猪发病和致死;中间毒株:因自身抵抗力对感染有影响,发病后可能引起死亡,但也有从感染中康复的;弱毒株的感染,仅限于抵抗力弱的猪体,虽有点免疫性而挡不住毒体的入侵发病猪,死不了,活不旺,也有长期带毒传播的,这类弱毒株只有对小猪或胎儿较易引起致病和死亡,它多发于免疫制度不健全,形成免疫紊乱,饲养管理不良的猪场或农村的猪群。  预防猪瘟  1、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采取综合措施,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合格的化猪瘟弱毒疫苗,正确注射后仍然安全有效。如能适当加大剂量,还能减轻或抑制母源抗体的干扰。  2、母猪在配种前、空怀时期可注射两个头份弱毒苗。在疫区或受威胁地区,假定健康的孕母猪,免疫力难确定所产仔猪,应实行超前免疫,即初产仔猪立即注一头份疫苗,2小时后吃初乳,60日龄后再注苗两头份。  3、无疫区的仔猪,首免注苗时间,最后在30日龄以后。每殖母猪和补种疫苗的猪只,注苗后抗体水平不明显上升的,可能免疫耐受或先天感染,都要坚决淘汰,既杜绝隐性传染源,又达到净化猪群的目的。  猪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建立免疫制度,从根源上切断病毒的感染渠道。为猪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

做好免疫
相关文章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6年全国兽医考试查分时间及分数线公布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重磅好消息】执业兽医考试复习资料免费送
 【重磅好消息】执业兽医考试复习资料免费送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授予公告汇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