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猪病发病阶段:什么是Glasser's氏病?怎样防治?
其他门诊 更新:2017/3/14 字体:
什么是Glasser's氏病?怎样防治?
-----
Glasser's氏病是有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叫副猪嗜血杆菌病。特征是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临床上有表现两种形式,即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临床表现与2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很相似,都是断奶后三天左右突然发病,倒地、头向后仰,眼睛上翻、耳朵直立、四肢乱划等,病猪发热、食欲不振或拒食,可见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运动不协调、发绀、死亡。慢性型可见被毛粗乱、咳嗽、呼吸困难和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症状。剖检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和关节炎,  国内大部分猪场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由于该菌培养条件相当严格,目前只有福建农大和解放军农牧大学分离培养出了副猪嗜血杆菌,对猪场危害较大的血清型是4、5、和13,一旦发现上述临床症状,且怀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就必须用抗生素治疗。但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时,通常是发生了混合感染,因此疾病发生后,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推荐使用的药物包括:阿莫西林、氟甲砜霉素和先锋4号,如可使用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200ppm(或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氟甲砜霉素80ppm/先锋4号100ppm),断奶后连续饲喂15天。  副猪嗜血杆菌是早期定居菌,是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的影子菌,即发生PMWS的猪场,非常容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仅通过管理措施的改善难以控制其感染。因有多种血清型,各血清型间缺乏交叉保护,疫苗免疫的效果也不尽人意。药物早期断奶及其后“脉冲式给药”可能是较好的防治措施。
-----

治疗用磺胺二甲加泰乐菌素
-----

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相关文章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执业兽医考试题库软件介绍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授予公告汇总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及领证通知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