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养猪症状描述:母猪分娩期的养殖管护要点
繁殖系统疾病 更新:2017/4/15 字体:
母猪分娩期的养殖管护要点
-----
母猪分娩是最繁忙、最细致、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   一、产前消毒。母猪产房应具备干燥、朝阳、通风良好等条件。母猪分娩前应转移到消毒好的产房中,并做好一切接产准备,加强值班守护。在农户养猪的坑圈中,应更换垫土和垫草并严格消毒,尽量使圈舍平坦,防止母猪滑倒跌跤。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母猪转移到产房前,除把产房及设备消毒好外,还应把母猪身体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5%来苏水消毒好。  二、调控温度。规模养猪,母猪圈舍的建筑,要保证冬暖夏凉,冬季有保温供暖设备,夏季有降温通风设备。  三、顺利接生。要对所有器械、用具进行消毒备用,接产时动作应迅速而准确。当仔猪产出时,及时用抹布擦净仔猪身上污物,然后把仔猪放在保温箱里,以防受冻,经15~20分钟后断脐,断脐处用碘酒消毒。母猪分娩结束后,及时移走胎衣和被羊水胎粪污染的褥草,以免病原微生物引起母猪产后感染而发病。  四、防止便秘。在分娩当天,母猪非常疲乏,不想吃食,感觉口渴,所以,母猪产后应喂加盐麸皮汤清理胃肠,给予清洁饮水。分娩后1-2天内喂易消化的饲料,第3天后逐步加喂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饲喂量可视情况逐渐加大,第7天后可自由采食。有条件的猪场可增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可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一些轻泻药物,如人工盐、硫酸镁等,以防止便秘。  五、保持安静。母猪分娩后,要保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减少对母猪的刺激,不使其经常起卧,让母猪充分休息,促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调节生理代谢平衡,保持较高的泌乳量,使仔猪吃到充足的乳汁,同时也防止母猪受惊,踩、压仔猪。  六、防乳房炎。母猪产后应经常观察其乳房变化和仔猪哺乳情况,随时调整饲料喂量,防止发生乳房炎。如已发生乳房炎,应及时治疗,一般可应用抗生素肌内注射和外涂消炎药,尽快消除炎症,恢复泌乳机能,减少仔猪损失。
相关文章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执业兽医考试题库软件介绍
 201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培训班火热招生中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重磅好消息】执业兽医考试复习资料免费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