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1311C0001000000684 |
种质资源名称 | 东流水牛 |
种质外文名 | Dongliu Buffalo |
所属类型 | 沼泽型 |
科名 | Bovidae 牛科 |
属名 | Bubalus 水牛属 |
种质原产地 | 安徽省沿江滨湖地区东至县 |
主产区与分布 | 安徽省沿江丘陵地区 |
形成历史 | |
种质分类编码 | |
种质类型 | 地方 |
经度 | |
纬度 | |
最高海拔 | 50 |
最低海拔 | 20 |
地型地势 | 北部湖沼平原,【养鸡管理技术】中部丘陵起伏,东南山岭重叠,属皖南山脉 |
年最高气温 | |
年最低气温 | |
年平均气温 | 16.1 |
年平均湿度 | 78 |
无霜期 | 240 |
降雨量 | 1527.7 |
雨季 | |
风力 | |
气候类型 | |
水源与土质 | |
草场情况 | 山丘湖场野草丛生,草质柔嫩,生长期长,具有大面积天然牧草 |
农作物类型 | 以水稻为主,复种指数高 |
种质生活习性 | 四季放牧,春冬放湖场,夏秋放山岗,性情温驯 |
种质适应性及 | 耐寒、www.med126.com耐热,对疾病的体抗力较强,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
功能特性 | 抗病虫、抗逆、耐高寒 |
种质用途 | 兼用、役用 |
种质濒危程度 | 非危机 |
核心群数量 | |
群体总数 | 3万头(1981) |
公水牛数量 | |
配种公水牛数量 | |
母水牛数量 | |
繁殖母水牛数量 | |
母水牛初配年龄 | 3岁 |
公水牛利用年限 | 10岁 |
母水牛利用年限 | 12岁 |
是否用于人工授精 | 是 |
保存单位 | |
单位编号 | |
选育单位 | |
种质保存类型 | 活体 |
种质保存方式 | 保护区 |
共享方式 | 有偿公享、合作研究 |
观测地点 | |
被毛颜色 | 被毛以青灰色为主,黑褐色次之,白色极少,颈下胸前有月牙形白色“颈带” |
体型特征 | 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紧凑,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前躯硕壮,后躯欠佳 |
头部特征 | 头大小适中,公牛头较粗,母牛清秀略长,眼圆大有神,口宽大 |
角型特征 | 公牛角粗而长,角根粗方,稍向外上弯;母牛角稍细短,向内上弯 |
颈部特征 | 公牛颈粗短,母牛略细长,在颈下和胸前各有一条月牙状的白环 |
肩部特征 | 肩峰宽厚明显 |
胸部特征 | 前胸宽广,肌肉发达 |
腹部特征 | 腹部圆大 |
背腰特征 | 背腰平直 |
尻部特征 | 后躯肌肉欠丰满,尻斜,尾粗短,不过飞节,母牛乳房发育正常 |
四肢特征 | 前肢正直,后肢飞节略呈“X”状,骨骼粗大 |
蹄部特征 | 蹄大而圆,蹄质坚硬,蹄壳黑色 |
独特体貌特征 | |
其它特征 | |
公水牛体高 | 130.0 |
母水牛体高 | 126.1 |
阉水牛体高 | 134.1 |
公水牛体长 | 142.1 |
母水牛体长 | 144.2 |
阉水牛体长 | 142.4 |
公水牛胸围 | 200.1 |
母水牛胸围 | 192.4 |
阉水牛胸围 | 203.6 |
公水牛腰角宽 | 39.1 |
母水牛腰角宽 | 37.8 |
阉水牛腰角宽 | 37.4 |
公水牛管围 | 23.4 |
母水牛管围 | 21.6 |
阉水牛管围 | 23.5 |
公水牛体重 | 534.8 |
母水牛体重 | 477.5 |
阉水牛体重 | 556.3 |
公水牛初情期 | 20月龄 |
公水牛适配年龄 | |
公水牛繁殖年限 | 10岁 |
公水牛适配比例 | |
公水牛生命周期 | |
母水牛初情期 | 20月龄 |
母水牛适配年龄 | 3岁 |
母水牛发情季节 | 6~11月份 |
母水牛繁殖年限 | 12岁 |
母水牛发情周期 | 21.3天 |
母水牛发情持续期 | 12~48小时 |
母水牛妊娠期 | 319天 |
母水牛繁殖率 | 46.1% |
母水牛生命周期 | |
公幼水牛出生重 | 32.5 |
母幼水牛出生重 | 30.1 |
幼水牛断奶重 | |
幼水牛成活率 | 77.8% |
阉水牛屠宰率 | 42.0 |
阉水牛净肉率 | 31.3 |
阉水牛肉骨比 | 1:2.9 |
日均产乳量 | 2 |
泌乳期产乳量 | |
泌乳期 | 9~10个月 |
乳脂率 | |
平均挽力 | 110~135kg |
最大挽力 | 公395kg, 母261kg, 阉392kg |
日均耕地 | 1300~2700m2 |
呼吸频率 | |
心跳频率 | |
红细胞平均体积 | |
血红蛋白含量 | |
血球比容量 |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 |
红细胞计数 | |
白细胞计数 | |
血清总蛋白含量 |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QTL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性分析:是。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10。主要分析技术:。 分析结果:PIC多态信息含量:0.6431 ,期望杂合度:0.575 ,观察杂合度:0.553,平均杂合度:0.6733,有效等位基因数:3.6574,观察等位基因数: 6.84。 |
遗传特点 | 性情温驯,记忆力强,放牧时不选口,易吃饱,体质健壮,能耐寒、耐热,对疾病的体抗力较强,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
种质优缺点 | |
研究开发及 | 进行本品种选育,建立繁殖育种核心牛群,积极提高产乳产肉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