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猪病免费问答:猪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有哪些?
细菌病 更新:2017/6/2 字体:
猪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有哪些?
-----
黏附因子,又称菌毛因子、定植附因子,或F抗原,可与小肠黏膜表面细胞的特异 性受体结合,并牢固地黏附而定植于肠黏膜上,以抵御肠蠕动和流动肠液的冲刷作用,定 居在肠内大量繁殖。在引起动物腹泻的肠产毒素大肠杆菌中,多数有F4 (即K88)、F5 (即K99)、F6 (即987P)、F41黏附因子,引起仔猪致病的往往是具有K88抗原的菌株, 除有菌毛黏附素外,还能产生耐热肠毒素,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主要致病菌;K99、987P 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肠产毒素大肠杆菌能产生由质粒编码的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 肠毒素通过激活小肠上皮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 (cGMP)增多,破坏机体水分吸收和排泄的动态平衡,使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亢进,使 Cr、Na+、HCO厂及水分大量向肠管分泌,同时抑制绒毛上皮的吸收作用,排泄超过吸 收速度,发生腹泻和脱水,使代谢性酸碱平衡破坏,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最后使病仔猪虚 脱死亡。此外,大肠杆菌产生的细胞毒素、溶血素、神经毒素等与致病性也有关系。细胞毒素的毒性作用与痢疾志贺氏菌毒素(SLT)相似,其中SLT-IV能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溶血素,大肠杆菌以卩溶血素为主,能加强细菌黏附于肠 黏膜上,损害黏膜上皮细胞,为毒素侵人打开通道;神经毒素被动物机体吸收后,使全身 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水肿变化。
相关文章
 2017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兽医内科学大纲
 2017年执业兽医考试大纲-中兽医学大纲下载
 2017年执业兽医考试大纲《动物生物化学》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7年执业兽医临床诊断学考试大纲已公布
 2017年全科兽医考试大纲-动物生理学考试大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