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鹅 > 养鹅问答 > 正文
养鹅发病问诊:怎样才能降低雏鹅死亡率
繁殖系统疾病 更新:2017/7/27 字体:
怎样才能降低雏鹅死亡率
-----
育雏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鹅死亡率,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一、确定育雏方式。规模饲养一般可采取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2种方式。地面平养需要经常更换垫料或垫草,网上平养可不必经常更换垫料,也减少了雏鹅与粪便的接触,但成本有所提高。这两种育雏方式都需要合理分群,一般为20~50只为一群。 二、切实做好保温和控湿。保温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措施。育雏温度一般要求1~3日龄为28~30℃,以后每隔两天降低1℃。一般在21日龄时育雏温度保持在18℃左右,特别注意降温幅度不能过大,要循序渐进逐步降温。检查雏鹅是不是温度适宜,主要看雏鹅的分布状况,雏鹅均匀分布说明温度正常;雏鹅打堆说明温度偏低;雏鹅远离热源,并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在整个育雏过程中,特别注意湿度不能过大,一般要求相对湿度不超过55%,湿度较大时可采取更换潮湿的垫料、适当提高温度和通风等措施解决。 三、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雏鹅的饲养管理除注意保温和控湿等育雏条件外,还要注意:①尽早开饮、开食,即出雏24~36小时内先让雏鹅饮水,水中可添加适量的多维和预防雏鹅白痢的药物,也可同开食同时进行,在饲喂雏鹅时切记不要将雏鹅饲料撒到雏鹅身上、干饲料和青绿饲料分开饲喂,先喂干饲料,再喂青绿饲料;②在前3天,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即每天饲喂6~8次,每次饲喂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3天后每天饲喂4~5次;③不能断水时间过长,一般不能超过2小时;④饲喂的时间最好固定;⑤饲喂时要细心观察雏鹅的采食和饮水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⑥防止贼风进入育雏小环境。 四、预防好雏鹅的疫病。雏鹅疫病一般包括小鹅瘟、雏鹅白痢、鹅副粘病毒病和禽流感。小鹅瘟如有母源抗体一般不会发生,如没有可在出雏36小时内注射小鹅瘟疫苗;预防雏鹅白痢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育雏时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素和预防白痢的药物;预防鹅副粘病毒可在7~10日龄注射鹅副粘病毒疫苗;预防禽流感可在15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
相关文章
 【重磅好消息】执业兽医考试复习资料免费送
 2017年执业兽医考试大纲最新版-动物病理学
 2017年执业兽医报名时间为7月7日至7月30日
 2017年执业兽医考试大纲《动物生物化学》
 2017年全科兽医大纲-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
 2017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时间已确定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