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keloid blastomycosis
拚音 BANHENGEDAYANGYASHENGJUNBING
别名 罗布菌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感染性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由链状芽生菌或罗布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局限性皮肤肉芽肿,表现为瘢痕疙瘩样、状或结节状损害,有时为有痂的肿块或肿瘤状。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分布于中、南美洲,只见于人和海豚。中国尚无报告。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本病开始可能光有皮肤外伤,以后在病菌侵入处产生结节,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而有弹性,不红、不痛,有时色素稍减,类似瘢痕疙瘩。损害可通过直接蔓延或自我接种向周围扩散,故日久损害增多,扩大,类似皮肤良性肿瘤。少数病例损害表面可溃破、结痂。小腿最好发,其他部位如面、颈、耳轮、手臂、腰、臀部也有报告。损害亦可通过淋巴传播,故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但不累及粘膜、骨骼和内脏。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此菌尚不能人工培养,故组织病理改变,具诊断价值。为巨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的慢性肉芽肿,无坏死、化脓或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可见特征性的成串的9~10μm大小的厚壁孢子。相邻孢子间有短而细的管状结构相连。孢子可在顶端出芽,芽孢不脱落,与母孢子等大,形成链状排列。有时有多处出芽,形成新的分支。直接镜检与组织切片中所见相同。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局部切除或冷冻疗法有效,但易复发。磺胺类、咪康唑酮康唑疗效不定。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避免外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五皮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五)
 白芥子
 吴佩衡之伤寒六经论述
 杭州首家社区中医馆成立  家门口就可看名中
 健脾化痰汤(《何氏济生论》卷三。)
 三阴三阳即八卦纳甲模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