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毛囊虫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demodicidosis
拚音 MAONANGCHONGBING
别名 蠕形螨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寄生虫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囊虫病是由毛囊虫引起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毛囊虫又名蠕螨,雄虫长0.3mm,宽0.04mm,雌虫较小,可分头、胸、腹三节,胸腹侧面有4对短足,尖端有三钩,常栖居在扩大的皮脂腺排泄管内,如鼻翼、鼻唇沟、颏、颌部而不产生症状。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蠕形螨病(毛囊虫病)诊断标准:
1.最常见的是面部,特别在鼻翼、鼻尖发生红斑、丘疹和小脓疱,类似酒渣鼻样损害。
2.面都皮肤可干燥,毛囊口有白色不鳞屑、微痒,或秃发部位有毛囊性糠疹,患部有小片状鳞屑性红斑、丘疹和小脓疱。
3.从皮脂腺口挤出物中可查出毛囊虫。
西医诊断依据 在皮损局部,常规消毒后刮片检查可找到毛囊虫,有助于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病起时面部充血,呈酒渣鼻样损害,多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男性居多,表现为鼻炎及鼻翼两侧弥漫性潮红,有散在或成簇的针头到粟米大小红色丘疹、脓疱,上有鳞屑或结痂,成批发病,经久不愈。皮损亦可累及额、颊、颈部,自觉瘙痒或有烧的感,遇热、饮酒或吃辛辣食物则症状加剧。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症状消失,重复查蠕形螨阴性。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可外用含有5%硫磺的洗剂或霜剂、甲硝唑霜,也可内服甲硝唑(灭滴灵)。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小孩长的是痈吗?如何治疗?
 伤寒头痛
 自学中医的几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有什么好的
 芦荟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家宝》。
 枸杞子刍议
 胞生痰核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