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丹砂2两(末),蜀椒(去目闭口,汗)2两,大黄2两,白芷2两,甘草(炙)2两,巴豆3升(去皮心),麝香2两,芎藭2两,附子2枚,升麻2两,冶葛皮2两,犀角2两,当归2两,乌头2两,丹参1斤。
来源:《鬼遗》卷五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鬼遗》卷五。
药物组成
丹砂2两(末),蜀椒(去目闭口,汗)2两,大黄2两,白芷2两,甘草(炙)2两,巴豆3升(去皮心),麝香2两,芎藭2两,附子2枚,升麻2两,冶葛皮2两,犀角2两,当归2两,乌头2两,丹参1斤。
加减
功效
主治
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末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制备方法
上切,以苦酒渍之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
用法用量
四时常用,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换。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外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目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用药禁忌
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备注
相关文章
 牙消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鱼蛋白片
 甘草苷
 推荐几本关于六经辨证的书
 南怀瑾大师传的一个秘方
 诸药外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