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一本不用甘草,用黄芩)。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导赤汤
处方来源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药物组成
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一本不用甘草,用黄芩)。
加减
功效
清热利水。
主治
心经有热或心移热于小肠。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时刺痛。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入竹叶同煎至5分,食后温服。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1.淋证:本方治疗小便淋证15例,其中砂淋5例,气淋7例,血淋3例,均见小便短涩,痛引脐中,甚则腰痛、腰胀,脉弦数或细数,苔白腻或薄黄等。以本方为基础,砂淋加海金砂扁蓄金钱草;血淋加白茅根、生侧柏、小蓟;气淋加川朴香附。治疗结果:痊愈9例,好转6例。
2.血淋:小溲血淋,茎中作痛,系热入膀胱,止血非其所宜,拟用钱氏导赤散加味治之。生地黄3钱,木通2钱、肥知母一钱5分,川黄柏一钱5分(炒),淡竹叶3钱,甘草梢8分,水同煎服。
3.产后尿闭:作者用本方治愈产后尿闭多例。本方列举两例典型病案,在使用本方前曾用过补中益气汤生化汤四物汤等,但疗效不显,改用本方后痊愈,且无再度复发现象。
4.梦遗:娄全善云,一壮年梦遗白浊,与涩精药益甚,改用导赤散大剂服之,遗浊皆止。
5.结膜充血:张某某,男,25岁。主诉:两眼发红生眵将近一月,用过多种眼药水无效。检查:两眼睑结膜弥漫性充血,球结膜接近二眦部充血明显,舌赤,脉数。症由心火,治当清降。处方:导赤散加黄芩。5剂后复诊,充血减退,眼眵已无。再予原方5剂而愈。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是方也,生地黄可以凉心,甘草梢可以泻热;佐之以木通,则直走小肠、膀胱矣。名曰导赤者,导其丙丁之赤,由溺而泄也。
2.《古今名医方论》:钱氏制此方,意在制丙丁之火,必先合乙癸之治。生地黄凉而能补,直入下焦,培肾水之不足,肾水足,则心火自降;佐以甘草梢,下行缓木之急,即以泻心火之实,且治茎中痛;更用木通盗小肠之滞,即以通心火之郁,是一治两得者也。此方凉而能补,较之用苦寒伐胃,伤其生气者远矣。
3.《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阳药也。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木通除心火入小肠,草梢达茎中而止痛。
4.《古方选注》:生地入胃而能下利小肠;甘草和胃而下疗茎中痛;木通、淡竹叶皆轻清入腑之品,同生地、甘草,则能从黄肠导有形之热邪入于赤肠,其浊中清者,复导引渗入黑肠而令气化,放曰导赤。
5.《小儿药证直决笺正》:方以泄导小水为主,虽曰清心,必小溲黄赤短涩者可用。一本有黄芩,则清肺热,所以宣通水道之上源也。
备注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相关文章
 延髓空洞症
 当归补血汤(《回春》卷三)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电脑中的五脏
 穴,曲泽
 黄耆益损汤(《直指》卷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