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肝脓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是因邪热虫毒等淤积于肝,致气血腐败,酿成痈脓。以急起发热,右胁痛,右胁下肿块
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症状描述:  
发病原因:  
湿热虫毒等邪侵袭于肝,以致肝气郁滞,血液淤阻,邪毒与气血搏结壅滞,血败肉腐,酿成
痈脓。初起以湿热蕴结、热毒淤滞为基本病理,后期多表现为正虚邪恋、气阴亏虚。
本病一般为邪盛正旺,证属实热为主,治疗及时则容易痊愈。
诊断要点:  
好发于中年男性。起病多急。
可突起寒战发热,或为不规则的长期发热。肝区钝痛,放射至右肩部,深呼吸及体位改变时
可加重。常伴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泻等症。
肝脏肿大,触痛明显,或可见黄疸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等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或嗜酸粒细胞增加较明显。血沉可增快。
★ 肝功能检查见肝碱脂酶活性降低,麝絮试验阳性。
★ B型超声波可见肝脏肿大,并可发现脓肿液平段,或见胆管壁增厚,管内不清晰。
★ X线检查见右侧膈肌升高或局限性隆起,活动受限。
★ 肝脏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见局限性放射性缺损或密度减低。
★ 大便检查若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可知为阿米巴肝脓肿
★ 大脓肿可作肝脏穿刺抽脓,脓液呈棕褐色者多为阿米巴肝脓肿,呈淡黄色者多为细菌性
肝脓肿。
疾病辨析:  
肝痨:有低热、盗汗等痨病病候,X线右上腹检查或可见钙化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肝癌:一般非突发,甲胎蛋白阳性并持续增高,B型超声波、CT检查可作鉴别。
胆瘅:呕吐明显,胆囊触痛明显,B型超声波等检查有助鉴别。
治疗方法:  
肝胆湿热
证候:急起发热,右胁胀痛,右胁下肿块,身目黄染,口渴口苦,恶心欲呕,大便秘结,小
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主方:龙胆泻肝汤
用法:
加减:恶寒者,加银花连翘藿香;胁痛甚,加延胡索、郁金;黄疸,加茵陈
热毒瘀肝证
证候:右胁肋胀痛,局部微肿起,或皮色微红,压痛,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呼吸不利,口
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化瘀。
主方:柴胡清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用法:
加减:热毒酿脓证
证候:右胁痛增剧,右上腹出现包块,手不可近,包块逐渐变软,高热口渴,大汗出,便秘
尿黄,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主方:大黄牡丹皮汤
用法:
加减:一般可加薏苡仁、败草、鱼腥草等。
正虚邪恋证
证候:右胁下肿痛,日久不愈,消瘦纳差,神疲短气,四肢乏力,口渴欲饮,五心烦热,尿
短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气、清热解毒。
主方:托里消毒散
用法:
加减:潮热不退,去人参,加银柴胡黄连鳖甲;食少、腹胀,加山药山楂炭、扁豆
;口苦口干,加麦冬玄参花粉
气阴亏虚证
证候:身热渐退,右胁微痛,五心烦热,心烦口渴,神疲乏力,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
细数。
治法:益气滋阴。
主方:五阴煎
用法:
加减:一般可加麦冬、生地知母等。
其他疗法:  
初期用玉露膏(芙蓉叶、凡士林)外敷患处。脓肿向体表破溃者,可用七三丹(煅石膏7份
升丹3份)引流。后期热退脓尽后可用生肌散(制炉甘石、滴乳石、滑石、血珀、朱砂
冰片)盖贴收口生肌。
引流疗法:下列情况应进行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引流: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脓肿无
缩小;脓肿较大或脓肿表浅;脓肿已破溃。
卧床休息,给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给予充分营养食物,严禁饮酒及进食辛辣之品。脓肿
外溃者要保持疮口清洁,保持引流通畅。
评   介:  
治愈:脓肿已消,症状、体征消失。
好转:脓肿缩小,症状、体征减轻。
未愈:脓肿无变化,症状、体征无改善。
相关文章
 艾灸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卷五
 奉上最新的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希望对大家
 浮萍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痈症
 人参款冬花膏(《寿世保元》卷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