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以多个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病程缓慢,逐渐
引起关节畸形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称之为类风湿病。不但侵犯关节和腱膜。关节是类
风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病变从关节滑膜开始,形成滑膜炎,以后炎性肉芽组织逐渐侵犯关
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关节囊、韧带和肌腱,使关节挛缩,造成关节脱位急行军,肌肉萎缩
,关节功能进一步丧失。除关节外,还可侵犯皮肤、心脏、血管、神经等其他器官和组织。
中医称此病为尪痹,是因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操作肝肾阴血。以关节晨僵,
小关节对称性多发性肿痛,活动受损,甚至僵硬变形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症状描述:  
体症描述:  
局部体征:★ 受累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压痛,活动时疼痛。★ 受累关
节对称性发病,经常累及双侧的掌指和近侧指间关节以及腕、膝、踝、肘、趾等关节。★
早期肌肉保护性痉挛,以后发生肌肉萎缩、造成关节畸形,或加剧关节畸形。★ 病变累及
手足肌腱和腱鞘。★ 关节囊及关节韧带松弛和继发挛缩,造成关节的病理性半脱位和完全
性脱位;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的破坏,发生关节骨性强直。★ 典型畸形:手指尺偏、鹅
颈或扣眼畸形、尺骨头畸形。★ 有时可见皮下类风湿结节。
早期表现有低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儿童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者称为史蒂尔(still
)病,可有高热、贫血、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变,如心包
粘连、血管炎、网状内皮组织病变等。
发病原因:  
肾藏精、生髓、主骨,肝藏血、主筋。因房事不节、劳倦过度等,肝肾精血不足,风寒湿热
之邪得以乘袭,留滞筋骨,流注关节,痹阻经络,血行不畅,瘀痰阻滞,久之更加损伤肝肾
精血,阴阳亏损,筋骨关节失养,以致筋脉挛急、骨质疏松、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本病多迁延反复,甚至可致残。
诊断要点:  
晨僵。
至少一个关节活动时痛或有压痛(为医生所看到)。
至少一个关节肿胀(软组织肥厚或积液而非骨质增生,为医生所看到)。
至少另一个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两个关节受累所间隔的时间应不超过3个月)。
对称性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同时侵犯机体两侧的同一个关节(双侧侵犯近侧指间关
节,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时不需要完全对称)。远侧指间关节的累及不能满足此项标准。
骨隆起部或关节附近伸侧的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
标准的X线片所见(除骨质增生外,必须有受累关节附近的骨质疏松存在)。
凝集试验阳性-任何检查类风湿因子的方法,在两个实验室,其正常对照者中阳性率不超过
5%。
关节滑液的粘液素沉淀不良。
具有下述滑膜组织学改变中的三个或更多:明显的绒毛增生;表皮滑膜细胞增殖及呈栅栏状
;明显的慢性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及形成淋巴结的趋势;表层或间质内
致蜜的纤维素沉淀;灶性坏死。
皮下结节肿的组织学改变应显示中心区细胞坏死灶,围绕着栅栏增生的巨噬细胞及最外层的
慢性炎细胞浸润。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镇江;病变活动期血沉
增加。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约占70%-80%。滑液较混浊,粘稠度减低,粘蛋白凝固力
差,滑液糖含量降低。
X线检查:早期周围软组织阴影肿胀,骨质疏松,骨皮质密度减少,正常骨小梁排列消失,
关节间隙积液而增宽。以后关节软骨下有囊腔形成,附近骨组织呈磨砂玻璃样改变,关节间
隙狭窄。晚期关节严重破坏,骨质吸收关节间隙消失,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或出现病理性
脱位或各种畸形。
疾病辨析:  
风湿性关节炎。
通风性关节炎。
关节结核
红斑性狼疮。
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医鉴别:三痹:初发者年龄较小,以大关节为主,多呈游走性,愈后不
留畸形,X线检查一般无骨质受损。
热痹:单个关节红肿热痛,且伴有高热口渴,关节穿刺液有革兰氏阳性菌。
肩痹、项痹、腰痹、膝痹:大关节受病,无游走、红肿现象。
痛风:多见于老年男子,小关节突起红肿剧痛,常有“痛风石”,血尿酸,尿尿酸增高。
治疗方法:  
风寒湿阻证
证候: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自汗恶风,或痛有定处,得温痛减,遇寒痛
增,或酸楚沉重,麻木不仁,苔白,脉弦紧或濡或浮。
治法:祛风化湿、散寒宣痹。
主方:蠲痹汤
用法:
加减:痛甚,加制草乌全蝎;畏冷、肢凉,加附子补骨脂、yin羊藿。
热邪阻痹证
证候:关节红肿热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
状,舌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祛湿。
主方:白虎加桂枝
用法:
加减:可加忍冬藤桑枝黄柏;口渴、心烦,加生地熟地麦冬白芍
痰瘀互结证
证候:关节漫肿,僵硬变形,活动不便,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口燥,舌质紫暗,苔腻,
脉涩或弦或滑。
治法:祛痰化瘀。
主方:小活络丹
用法:
加减:可加白芥子、白芍、蜈蚣
肝肾亏虚证
证候:病程较长,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法:滋补肝肾、祛风宣痹。
主方:虎潜丸
用法:
加减:面白、头晕,加当归阿胶何首乌鸡血藤;腰膝酸软,加杜仲狗脊菟丝子、
枸杞、怀牛膝;关节变形,加透骨草寻骨风、全蝎。
阴虚内热证
证候: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干欲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皮肤
干燥,舌红少津,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主方:知柏地黄
用法:
加减:潮热、五心烦热,加银柴胡地骨皮、忍冬藤、鳖甲;刺痛、有瘀斑,加皂角刺、苏
木。
肾阳亏虚证
证候:关节肿大,僵硬冷痛,恶寒,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
主方:金匮肾气丸
用法:
加减:可加黄芪、枸杞、杜仲、雷公藤.
阴阳两虚证
证候:关节肿大,僵硬疼痛,畏冷肢凉,眩晕耳鸣,体瘦神疲,五心烦热,腰脊酸软,舌淡
少津,脉弱而数。
治法:滋阴补阳。
主方:补天大造丸
用法:
加减:可加黄精续断、补骨脂、牛膝等。
其他疗法:  
有发热及关节肿痛者,应卧床休息。症状基本控制后,可适当活动,加强功能锻炼。饮食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
敷贴疗法:用追风膏,敷贴患外。
验方:青风藤15g,麻黄6-10g,水煎服,每日1剂。
针炙疗法:主穴为曲池、外关、阳陵泉、大椎,辅穴为合谷、阳池、阳溪、阳谷、三阴交、
解溪、太冲、照海、冲脉,每次3-6穴,平补平泻,或加湿针,留针30分钟,10日为
1疗程。
西药可用阿司匹林、消炎痛、丙酸衍生物、炎痛喜康、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评   介:  
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相关文章
 草仙丸(《医钞类编》卷十四。)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二十四穴
 益气培元饮(《古方汇精》卷一。)
 茧灰散(《千金珍秘方选》引徐洄溪秘方。)
 大学生试药 配出救命药方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卷上引张元素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