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白术2分,人参2分,甘草(炒)2分,枳壳(麸炒)2分,茯苓2分,蔓荆子2分,薄荷2分,苍术3分,前胡3分,独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泽泻1分半。
来源:《保婴撮要》卷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茯苓泻湿汤、茯苓泄湿汤
处方来源
《保婴撮要》卷四。
药物组成
白术2分,人参2分,甘草(炒)2分,枳壳(麸炒)2分,茯苓2分,蔓荆子2分,薄荷2分,苍术3分,前胡3分,独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泽泻1分半。
加减
功效
主治
疳毒眼。小儿易饥而渴,腹胀生疮,目痛生翳不开,眵泪如脓。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审视瑶函》:小儿寒暑饮食不调,酿成此证。夫寒暑饮食不节,皆能伤动脾胃,脾胃者,阴阳之会元也,故清阳下而不升,浊阴上而不降。今以白术、人参,先补脾胃为君;柴胡、甘草、枳壳,辅上药补脾胃为臣;苍术燥湿,茯苓、泽泻,导浊阴下降为佐;然后以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前胡、川芎、薄荷诸主风药以胜湿,引清阳上升为使。此正治神效之法也。
备注
茯苓泻湿汤(《审视瑶函》卷二)、茯苓泄湿汤(《眼科阐微》卷四)。
相关文章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从体质入手调
 后记
 白膏药
 三叉神经痛
 子宫脱垂
 马牙消散(《圣惠》卷三十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