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橘红1两,半夏7钱(姜制),胆星(炒)5钱,粉草8钱,大黄7钱(酒蒸熟),枯芩8钱(酒洗),栀子仁6钱,元明粉5钱,枳实8钱(炒),香附7钱(炒去毛),白术(土炒)5钱,瓜萎仁5钱,桔梗1两,花粉5钱,青皮3钱。
来源:《集验良方》卷三。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集验良方》卷三。
药物组成
橘红1两,半夏7钱(制),胆星(炒)5钱,粉草8钱,大黄7钱(酒蒸熟),枯芩8钱(酒洗),栀子仁6钱,元明粉5钱,枳实8钱(炒),香附7钱(炒去毛),白术(土炒)5钱,瓜萎仁5钱,桔梗1两,花粉5钱,青皮3钱。
加减
功效
主治
胃火。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备注
相关文章
 羚羊角散(《审视瑶函》卷五。)
 第一节 胃痛
 灸法的起源
 阴阳大造丸
 粉刺(青春痘)与螨虫的关系?
 第六章 肌组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