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黄帝内经:请教以下三个词什么意思,其感性表达是怎样的:唏、噫、太息?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灵枢卷五·口问篇第二十八》:黄帝曰:人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补足太阳,泻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

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


“太息”一词个人理解就是叹气。深吸气,而后短促舒气的那种。但“唏”字和“噫”字没有感性认识,请教高人指点一二。

-----------小孩尿尿时,一般大人会说唏。唏如流水之音,如水流名为溪水。阴气盛阳气虚者,水多力小,水流缓慢,音小形缓,如唏之发音。唏的音调无论怎么发音,都不会太响亮。
哀而不泣曰唏。悲则气消,哀而无泪,因为水无气之推动故泪不出。

如果说唏为下走音,则噫为上走音,主气逆即气之上逆。怒则气上,肝旺乘脾,不管是情志之逆还是饮食之逆,均与脾胃有关,脾胃为中焦,上下之枢纽,举足轻重,治噫则从脾胃入手。延伸一下,治癔症从脾胃入手或许可以取得良效。

太息者发音强弱反差大,如同路窄车行不便,需要有人在后狠力推动。常见于经络受阻人体自修而调动气力。胆主决断,气道最干脆,心气血运行之原动力,若有邪,心包先受之,所以,补胆补心补心包之正气。
-----------太息就是胎息
-----------太息就是胎息。
相关文章
 行[风]痹
 按足三里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请教:甜能补脾,也能助湿
 珠子参
 5月起医生开药只能写通用名不能写商品名
 唐略:地道藥材,順時採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