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中医内科学教程:黄胆
来源:黄胆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分阳黄、阴黄与急黄三类。黄疸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主要系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或内伤不足,但其关键为湿所患,病变脏腑在肝胆,但多涉及脾胃,导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

一般阳黄热盛者,其黄易退;湿盛者,病情易迁延。阴黄则病情尤为缠绵。临证时,还需根据症情表里虚实之不同,湿与热邪之消长,阳黄阴黄之转化而相应处理。


阳黄阴黄急黄鉴别简表执业兽医(p396)

病名 病因 病机 证候特症 预后
阳黄 湿热 湿热中阻,胆汁外溢 黄色鲜明如橘色,伴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阴黄 热毒 热毒内迫,胆汁外溢 黄色如金,发病迅速,伴神昏,谵语,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 病情凶险,预后多不良
急黄 寒湿 寒湿阻滞,胆汁不循常道 黄汁晦暗如烟熏,伴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www.med126.com/zhuyuan/濡缓或沉迟 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黄疸辨证论治简表(p399)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阳黄 热重
于湿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腹胀便秘,心中懊侬,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舌苔黄腻,脉弦数 湿热熏蒸,
胆汁外溢
清热利湿,
佐以泻下
茵陈蒿汤
湿重
于热

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于湿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湿遏热伏,
胆汁外溢
利湿化浊,
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
急黄 发病迅速,身目俱黄,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胀满,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肌衄,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湿热毒盛,
内扰心神,
迫血妄行
清热解毒,
凉血开窍
犀角
阴黄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神疲畏寒,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寒湿阻滞,
脾扬不振
健脾和胃,
温化寒湿
茵陈术附汤

重点思考:

  1. 何谓黄胆?试述其病因病机。
  2. 试述阳黄、阴黄、急黄之鉴别。
相关文章
 麻黄汤大青龙汤使北京双胞胎迅速退烧
 桂心消积丸(《医略六书》卷三十。)
 今天用艾灸灸了下足三里,运到的怪事
 健康长寿,贵在强肾
 瘀阻胃络证
 夫妻相处之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