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素问识教程:65 标本病传论
来源:65 标本病传论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丹波元珍


卷八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马云:本篇前二节。论标本。后八节。论病传。故名篇。灵枢。以病本篇。论标本。以病传篇。论病之所传。分为二篇。其义全同。

病有标本刺有逆从 马云:标者。病之后生。本者。病之先成。此乃病体之不同也。逆者。如病在本。而求之于标。病在标。而求之本。从者。如在本求本。在标求标。此乃治法之不同也。

必别阴阳 马云:必别病在阴经阳经。吴同。张云:阴阳二字。所包者广。如经络时令。气血疾病。无所不在。

前后相应 马云:前后者。背腹也。其经络互相为应。吴云:谓经穴前后。刺之气相应也。志云:有先病后病也。

逆从得施 吴云:逆者反治。从者正治。得施。谓施治无失也。

标本相移 马云:施逆从之法。以移标本之病。吴云:刺者。或取于标。或取于本。互相移易。

有逆取而得者 吴云:言标本逆从之刺。各有所宜。治非一途取也。高云:有逆取而得者。即在本求标。在标求本也。有从取而得者。即在标求标。在本求本也。

正行无问 马云:乃正行之法。而不必问之于人也。吴本。问。改作间。注云:标本得施。无间可议也。诸注同马义。

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吴云:一者。本也。百者。标也。马云:言一病而遂知百病之害。高云:言一标本逆从。而知百病之害。

治得为从 吴云:此释逆从二字之义。张云:得。相得也。犹言顺也。志云:如热与热相得。寒与寒相得也。高云:不知标本。治之相反。则为逆。识其标本。治之得宜。始为从。简按张注稳贴。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马云:凡先生病。而后病势逆者。必先治其初病之为本。若先病势之逆。而后生他病者。则又以病势逆之为本。而先治之也。吴云:此二逆字。皆是呕逆。张云:有因病而致血气之逆者。有因逆而致变生之病者。有因寒热而生为病者。有因病而生为寒热者。但治其所因之本原。则后生之标病。可不治而自愈矣。

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灵枢。热。作病。滑云:此句。当作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标。盖以下文自有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之句矣。此误无疑。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 高云: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所以重其中土也。简按本。疑标误。泄者。脾胃虚败所致。故宜治其标。下文云。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其义自明。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张云:诸病皆先治本。而惟中满者。先治其标。盖以中满为病。其邪在胃。

胃者。脏腑之本也。胃满则药食之气不能行。而脏腑皆失其所禀。故先治此者。亦所以治本也。

人有客气有同气 马云:盖以人之病气有二。病本不同。而彼此相传者。谓之客气。有二病之气。本相同类。而彼此相传者。谓之同气。简按全本。同。作司。似是。盖客气谓邪气。司气谓真气欤。

小大不利治其标 本病篇。作小大便。下同。吴云:小大二便不利。危急之候也。虽为标。亦先治之。

病发而有余 高云:病发而邪气有余。则本而标之。申明本而标之者。先治其邪气之本。后治正气之标。此治有余之法也。

谨察间甚 吴云:间。差间也。甚。益甚也。张云:间者。言病之浅。甚者。言病之重也。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张云:间者。言病之浅。甚者。言病之重也。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高云:如邪正之有余不足。叠胜而相间者。则并行其治。并行者。补泻兼施。寒热互用也。如但邪气有余。但正气不足。而偏甚者。则独行其治。独行者。专补专泻。专寒专热也。

先小大不利而后生www.med126.com/wsj/病者治其本 吴。十三字。移于上文小大利治其本之下。是。

冬夜半夏日中 张注病传篇云。心火畏水。故冬则死于夜半。阳邪亢极。故夏则死于日中。盖衰极亦死。盛极亦死。

五日而胀 病传篇云。五日而之胃。吴云:胀。胃病也。胀者。由于闭塞不通使然。此土气败绝。升降之机息。即痞胀也。

冬日入夏日出 马云:冬之日入在申。申虽属金。金衰不能扶也。夏之日出在寅。木旺火将生。肺气已绝。不待火之生也。志云:日出气始生。日入气收引。肺主气。故终于气之出入也。高云:冬日入。气不内归也。夏日出。气不外达也。

冬日入夏早食 早。病传篇。作蚤。张本亦作蚤。马云:蚤。与早同。冬之日入在申。以金旺木衰也。

夏之早食在卯。以木旺气反绝也。

背KT 马云:KT 。膂同。肾自传于膀胱腑。故背KT 筋痛。小便自闭。

冬人定夏晏食 高云:冬之人定在戌。夏之晏食亦在戌。皆土不生旺而死也。简按晏。晚也。淮南天文训。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未详王注何据。

三日腹胀 吴云:腹胀。由肾与膀胱俱病。中宫无能化气。且肾中相火虚衰。不生胃土使然也。简按马张并仍王注。盖五脏相传。皆以相克传之。则旧注为是。

三日两胁支痛 张云:即三日而上之心也。手心主之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故两胁支痛。简按吴云。土败而乘之。故两胁支痛。志高并同。今从王注。

冬大晨夏晏晡 马云:冬之大明在寅末。木旺水衰也。夏之晏晡以向昏。土能克水也。吴云:冬大晨。

辰也。夏晏晡。戌也。土主四季。水之畏也。

五日身体重 马云:据理当以灵枢五日。而上之心者为正。乃水克火也。张云:病传篇曰。五日而上之心。此云身体重者。疑误。简按志高并仍原文而释之。非。

冬夜半后夏日 马云:冬夜半在子。土不胜水也。夏之日 在未。土正衰也。日 者。日晏也。志云。夜半后者。土败而水胜也。夏日 者。乃阳明所主之时。土绝而不能生也。

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 吴云:腹胀。胃病也。身体痛。脾病也。马云:肾复传于小肠。故药品数据为腹胀。小肠传于脾。故身体痛。病传篇。一日而上之心。乃腑传于脏。其理为正。张云:即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腑传脏也。心主血脉。故为身体痛。简按据上文。吴注为正。然如本节。以腹胀为胃病。以身体痛为脾病。则义不相协。今仍张注。

冬鸡鸣夏下晡 马云:冬之鸡鸣在丑。丑。土克水也。夏之下晡在申。金衰不能生水也。吴云:冬鸡鸣。丑也。夏下晡。未也。太阴主丑未。乃土气也。膀胱壬水。畏其克制。张同。

间一脏止 病传篇。甲乙。并无止字。志云:以上诸病。如是相胜克而传者。皆有速死之期。非刺之可能救也。或间一脏。相传而止。不复再传别脏者。乃可刺也。假如心病传肝。肺病传脾。此乃子行乘母。至肝脏脾脏而止。不复再胜克。相传于他脏者。可刺也。假如心病传脾。肺病传肾。乃母行乘子。得母脏之生气。不死之证也。如心病传肾。肺病传心。肝病传肺。此从所不胜来者。为微邪。乃可刺也。

相关文章
 虎睛丸(《圣惠》卷八十五。)
 井泉石
 开闭丹(《辨证录》卷三)
 女科切要 广嗣论 上课笔记
 龙肝散(《普济方》卷三五七)
 身体散发附子的气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