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四圣心源:根尘讲中药生用炙用的药性变化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aileen_apple 于 2011/12/18 20:41 编辑 www.med126.com/wsj/

根尘老师在<药象体会>中讲到炙甘草, 炙黄芪药性的变化:
炙甘草.jpg" onload="thumbImg(this)" />


炙甘草是用蜂蜜炒过的甘草,药性就更加温润平和,但固守之力同时减弱。炙甘草温润流通之性更好,
生甘草温燥固守之力更胜,这是两者的区别。


炙黄芪都是用蜂蜜炙过的,下面我马上就讲蜂蜜,一旦用蜂蜜炙过了之后呢,它就偏腻
了,流通性就差了,所以炙黄芪我个人感觉不能大量使用,生黄芪可以大量使用


黄芪炙过后流通性就差了 甘草炙过后流通性就强了 是笔误还是另有原因?

-----------甘草通常做为沙漠边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存在
它是阻止沙漠扩张的很重要的一种植物
近代代沙漠的扩张与其乱采是否有关?
话题扯回来
这说明甘草自己有很好的找水和蓄水的特性
至于其它药性
我们可以通过观其形、闻其气、尝其味来自己判定
基本功有了
这些是可以自己判定的
-----------解毒还是用生甘草, 例如附子中毒后用生甘草解, 不用炙甘草. 这是不是说明生甘草缓的力度, 收的力度要大于炙甘草. 如果是, 那果然炙甘草的流通性要比生甘草强.
高人们有什么高见?
相关文章
 面上证
 利膈丸(《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伤饮食
 大便不通
 跟师学习之医案说话
 日久则肾火滋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