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黄苔主热辨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摘自《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冯先波先生著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黄苔是主热的,但不尽然。因为观察舌苔的变化不仅要察看舌苔颜色变化一项,同时还要察苔质的厚薄松紧、润燥腐腻、有根无根等许多方面的情形,尤其应该与舌质的变化情形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经验不足的医生往往是粗略地看一下苔色遽下结论,既忽略了苔质的变化,也不研究舌质的具体情形,一律将黄苔列入热邪为害的范围。单就黄苔而论,固然属里热者居多,可是有一种颜色如黄,津润而冷者,不但不是里热之象,实系阳虚土败之征,倘若因之视为里实之热,进投苦寒清热之品,无异于“落井下石”。


笔者以为,病人显见黄苔者,同时伴有身热、口苦烦渴、尿短赤、舌质红、脉数等种种热象者,其苔质必然厚而干燥,甚者见芒刺,紧板有根。夹湿者苔质腐腻,乃是里实之热,用苦寒之品配合其他药物组方立法,握胜券的机会较多。倘若只有薄黄苔,舌质如常,也没有其它热象出现,宁可静观其变,绝不孟浪行事,不要急于进投苦寒之品。如果体内果真有实热之邪,不仅舌苔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同样会反映到许多方面上去,符合热象理由多者自然为热,倘若在其它方面寻找不出热象的有力凭证时,对仅有之黄苔在诊断中的估价应该慎之又慎。首先应该怀疑它的真实性,进行必要的复查,不能用望诊一项而取代问、闻、切等另外三项诊断技术。须知用少数否定多数时,须要有充分而可靠的把握,稍有含混就会造成误诊。况且此刻妄投苦寒药会伤胃败脾,伐伤后天之本,有碍正气的生长,医生应该谨慎行事,不可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景岳全书》中有关章节已论及此事,不妨阅读原文。


总之,见到黄苔首先联想到热是有意义的,但不要形成定见,以为非热莫属就不合适了。为了判明黄苔是否属于热邪作祟,还要从苔质的变化、舌质红、口渴、尿黄。脉数等多方面进行探查,同时对苔质之厚薄、润燥等变化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更不能把食物造成的染苔误以为病苔。为了有效地排除染苔,医生应询问一下就诊前曾服用过何种食物或药物,不仅借此对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有裨益,同时可以排除认为的染苔。细心和耐心是医生的美德,沉着冷静是医生必备的优良作风,执拗和偏激是医生最大的忌讳。
-----------有理,我就是黄苔,但却是用附子把黄苔去掉的。
-----------诚然如此,应当说在不少情况下,病人所现的黄苔并不是因热而致!所以欲辨寒热,当看舌之润否、舌体之胖大与否以及临床表现、脉 象等进行综合判断,方可万全。
相关文章
 问疫五条
 黄胆解
 伤寒二三日?是指什么
 樱桃胶囊(《中药制剂汇编》。)
 子烦
 [转载]你愿送孩子读国学私塾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