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资料:推荐一本好书———《养生三记》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内容介绍】
这是作者积六十余年人生经验写成的一本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这是“六十年磨一书”。
本书记述了一个痴迷养生的老哈尔滨人半世纪的独特经历。对健康和
长寿之谜的不尽思考贯穿全书,令你读后掩卷沉思,遐想无限。
本书在哈尔滨试销期间,掀起一股养生旋风,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连
播此书,听众反响极其热烈,一度成为街头巷尾和晨练老人的热门话题。
《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连载本书期间,市民争相传看,读者每天打
电话到编辑部,希望和作者交流。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报纸拨出半个版
面刊登作者的“答读者问”。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答读者问一直登到
“之七”。
相信,本书的正式出版,将会引起更大的反响。
【本书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卷 首语
第一卷 浮生颐养记/1
钓鱼疗疾记/4
调息健身记/7
泡澡人生/11
哈尔滨最老的泡澡池/14
我与跑步/17
血府逐淤丸/20
吃鱼油记/23
经历红茶菌/27
我与酒/30
M之死的反思/34
母亲的冠心病/38
人生与疾病/41
和谐生存/46
养生三要/50
第二卷 下海求索记,55
夜半心语/58
忆昔绞股蓝/61
蚂蚁情缘/65
广西老冯/69
人参茎叶总皂甙/74
秋梨膏与熊胆酒汁/77
补氧胶丸/80
我与蜂产品/84
奇特的产品??“泰一”液/89
鳄鱼精始末/93
第三卷 夜读随笔记/99
话说大骨棒/102
换个角度看补钙/103
血的奇迹/104
怕痒的奥秘/108
肥肉可不可以吃?/109
儿童近视与饮食结构/112
善给人以健康/113
压力与健康/114
与痰咳病/116
节食益寿探秘/118
养生与“麦卡效应”/121
中年人,不要忽视健康/122
王小波之死令人痛惜/124
生命的悲壮/126
疲倦之谜/127
肠胃中的秘密/130
鹿血说/132
吃土奇闻录/134
闲话药枕/137
治疗脱发拾趣/138
吃糠也养生/140
趣话民间神医/143
祛病强身喝马奶/147
漫话宠物疗法/149
留邪养正/152
清理毛健身操/154
降脂良药话山楂/155
地瓜的保健作用/156
吃点儿山药/157
玉米如金/158
冬吃萝卜/160
话说替代疗法/161
午睡好不好/163
食鸡蛋有益无害/166
适口者珍/167
慎防老人摔跤/169
大脑与健康/170
人体内的细菌世界/174
徐迟为何自杀?/175
灵芝救命记/176
留住光阴/177
阑尾是否多余?/179
角色变换利养生/180
食醋保健谈/182
美国富人新“食尚”/184
重提麦饭石/185
精神维生素/186
食蜜与健康/188
蜂蜜新知:消炎抑菌/190
蜂产品与风湿病/191
花粉用不用破壁/192
蜂蜇与健康/193
震惊日本的预言/196
狼油治病的思索/197
猪血是宝/198
卡西塔斯效应/199
老人与音乐/201
自行车与健康/202
大米走红西方/204
水之谜/206
美容嫩肤食肉皮/209
打嗝奇闻/210
回归步行/211
从路遥之死想到的/216
勤于用脑可延年益寿/217
尝试吃草/218
佳节豪饮应有度/219
黄褐斑的秘密/220
反思杨迈之死/221
失眠,试试蜂王浆/222
话说吃奶片治失眠/223
用大豆治病健身/225
寻觅蜂蜜酒/226
健身疗疾森林浴/227
人类之梦??长生不老/228
后记/239
   
【专家评论】
《养生三记》是一本很好的养生参考读物。我觉得大家读这本书的时
候,一定要把它当做“启示录”来读。你不一定要邯郸学步般地照着做,
但你一定要学会杨新民先生恩索问题的方法,让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我想
,杨先生写这本书的本意或许也在于此。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
王旭东
在阿拉伯全盛时期,有?位波斯学者雷泽斯(Rhazes)讲过?句著名的
话:“写在书上的_二切,其价值远不如一位肯于思考与推理的医生的经验
。”我们在《养生三记》这本书里,处处可以看到作者独特的思考痕迹,
而作者的一些发现,一些病例,如:蚂蚁对冠心病、灰指甲的作用,绞股
蓝对于中耳炎、激素后遗症的作用等,也无疑具有重要的养生学和医药学
研究价值。
国际亚健康研究会副会长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郄凤卿
我先后买了12本《养生三记》送人。他们都说这本书写得实在,很可
信。在保健品失去公众信任的今天,这很难能可贵。我把这本书送给亲戚
、朋友、同事和领导,钱虽不多,但他们都很喜欢。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女士
《广播电视周报》上连载的《养生三记》我每期都读。像“泡澡人生
”这样的文章,我十分爱读我原来住道外,那几个老浴池我都去过,书中
写的情景我也体验过。我们一起晨练的老年朋友都在谈论《养生三记》,
说这是一本多年不见的好书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0分享0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黎小裕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黎小裕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50 
积分
2426 
注册时间
2007/1/28 
最后登录
2013/12/5 
在线时间
6468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66 
帖子
2188 

银牌会员

银牌会员, 积分 2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4 积分
2#
发表于 2007/11/19 20:36|只看该作者

《养生三记》研讨会

《养生三记》研讨会侧记

哈尔滨出版社新书《养生三记》发行以来,由于读者购买踊跃,被学府书城、中央书城等几大书店摆在畅销书展台上。有一个现象,引起书店工作人员的注意,就是不少人买了一次以后,又一再来买这本书,说是送给亲友或寄到外地。在出版社,一些编辑和领导也注意到这本书,因为他们屡次接到亲友电话,索要此书。这本书的热销,引起多方注意,也吸引了一些文化人士的眼球。

5月12日,一个关于这本书的研讨会在哈市召开,与会的文化界老领导有牛乃文、陈凤翚、王洪彬、吕中山、孙美耀、何祥、王新志等;与会的著名学者有王惠民、王福林、曲耀美、尚一、李方元、王志中、唐飚、孟久成等;参加会议的还有一些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各界领导及企业家。哈尔滨出版社杨承志副社长和本书责任编辑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原市文化局局长王洪彬主持,他说,养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伴随历史的进步,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石器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为15岁,青铜时代18岁,铁器时代20岁。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兴起的100年间,人的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50岁,二十世纪后半叶,每隔十年,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两岁。我们中国人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40岁跃升到70岁,这里除了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因素以外,医学和养生学也功不可没。

杨新民先生的《养生三记》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本书虽然写的是养生学,却不枯燥,我一口气看到半夜2点,可以说是欲罢不能,把养生写到这个境地,老百姓爱看,有利于普及养生科学知识,作者功莫大焉。

许多发言者注意到《养生三记》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凤翚说,此书可读性较强,我书架上养生保健类图书不少,许多书看不下去。《养生三记》读来轻松,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像讲故事一样讲解养生之道,和读者平等地交流,我很愿意读。作者积60年之经验,写了这本书,知识积累也很丰富,这既是一部很好的养生科普著作,也是一部文化精品,作为一个老文化人,我希望作者继续写下去,还得写后三部,千万不要止步。

原市党史办主任王新志说,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可读性强,不枯燥,流畅自然。作者知识面宽泛,从古今中外各种角度讲养生之道,既有知识性、科学性,又有趣味性,引人入胜;二是可信性强,很多东西都是作者亲历,行文朴实,不故作高深,不卖弄,让人觉得实实在在,既有可行性,又有实用性,十分可信;三是有哲理性,不浅薄,让人掩卷深思,余味无穷。

市委《学理论》杂志副总编、著名理论工作者王惠民,曾为《养生三记》的组稿和出版花费不少心血,他感慨地说,“乱世讲温饱,盛世讲养生”,如今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养生意识增强了,这是《养生三记》一书畅销的主要原因之一。新闻界比较敏感,《哈尔滨日报》、《生活报》、《新晚报》、《黑龙江晨报》、《黑龙江日报》等省内大报,都对这本书进行了报道或记者采访,《经济广播电台》还以连播的形式播发了全书,听众反应十分热烈。出版社对这本书也很重视,已决定列为本版书再版,在全国发行。

原市政府副秘书长何祥现场吟诗一首:“观书闻有杏林香,彭祖屋求益寿方。商海沉浮逐梦久,养生传道更风光。”他说,听说作者下海多年,经营彭祖补品屋很成功,但从文化的角度看,你写的这本书会比你的生意更风光,因为它可以传之后世。

市作协副主席、作家李方圆,几个月前就读到这本书,他说,这本书不仅有实用价值,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不一般。它的畅销,使我受到一个启发,我们的作协工作,能否向实用性靠近一些,我们的诗集等纯文学作品,能否像《养生三记》这样,更紧密地联系社会实际需求?对此,原《老年报》总编王福林也有同感,他说,我出了不少书,发行量最大的就是《老年心理咨询》,再版三次,越南还有译本。作协不能排斥实用性,办副刊光搞纯文学,就会影响报纸发行。
关于《养生三记》,王福林说,作者杨新民是我办报时的老作者,在《老年报》上开的专栏“健康茶座”,很受读者欢迎,其中一些美文已收入《养生三记》。据我所知,此书的写作是多年积累的结果,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因此它受到读者欢迎有其必然性。

85岁的著名演员刘小楼,在发言之前提出一个请求:再要一本《养生三记》,因为他的一个天津朋友,也是85岁,前来哈尔滨看他,今晚就要回去,送他什么好呢,他想送《养生三记》,这本书是善书,它讲的养生之道,对个人,对社会,都非常有意义。此书写的也好,不是舞文弄墨,也没有浮夸,雅俗共赏,相信他的朋友也一定能喜欢。作为一个八旬老人,刘小楼保养得很好,脸部、手部都细皮嫩肉,为此他介绍了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

在踊跃而热烈的发言中,85岁的牛乃文老部长受到感染,也兴致盎然地介绍起自己的养生之道。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晚饭的见解,他伸出手来给大家看,一个老年斑也没有,他的秘诀就是一点:晚上少吃或不吃饭。他说,王化成90多岁,身板挺直,毫无老态,也是得益于晚上经常少吃或不吃饭。晚上吃多了,胃要消化,血液都流到胃里,大脑供血不足,睡觉不会好。邓小平从来不晚上请客,都是中午,你看他活到93岁。

老部长年轻时曾在五台山打游击,以后到延安,到广东,日本投降后,和李先念部队汇合,又到东北局报到,1946年5月调到哈尔滨市委,工作生活至今,八十多岁高龄,还在认真探索养生之道,真可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天色向晚,在热烈的气氛中,陈凤翚、王洪彬分别作了总结性发言,对《养生三记》一书的出版和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者杨新民在最后发言时,透露了自己正在服用养生新品“麦绿素”的一些情况,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本文出处:养生三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xmbk
-----------这个网站上有全文可以阅读!
http://www。pengzu。com/dzs/index.html
-----------
原帖由 siney 于 2007/11/27 08:33 发表
这个网站上有全文可以阅读!

http://www。pengzu。com/dzs/index.html


谢谢!
-----------谢谢了!良师益友们!!!!定当努力学习了!!!
-----------谢谢各热心人
-----------非常感谢提供.
-----------石器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为15岁,青铜时代18岁,铁器时代20岁。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兴起的100年间,人的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50岁,这样的书也有人看!!!哈哈
-----------因为是老部长写的书!大家的马屁拍过了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