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资料:建议:整理蔡德元先生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兼谈取得授权的可能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 1

目前大家建议待整理的书很多,看来是以黄元御师的医书呼声最高。个人也觉得黄师的著作非常有研读及推广价值,但黄师全集有个要注意的问题:因为黄师的纸本全集本身校对就极精良,如果我们要做,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少,绝大部分应该是全书照搬,但这样一来,出版社、原编校者(或其后人)就有权主张我们侵权,除非我们可以取得授权。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9/21 at 17:11 ]
-----------■ 2

先前我站在汉服主持,大家集体努力工作下,推出了精校过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当是伤寒学界大事。经典医著之推广,还要经典注释来当推手,可惜目前推广桂本的著作极为稀少,似乎只有少数几本: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蔡德元/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伤寒杂病论会通》 /黄竹斋/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桂本伤寒杂病论详校与甄析》/张贵江/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此书部分内容有待商榷)
◇《新伤寒论校注》主编 姚廷周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1
◇《杂病论辑校》姚廷周辑校/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2

另外,台湾的「整合中医小组」网页上也可看到部分单篇的论文。
整合中醫學雜誌
http://icm.myweb.hinet。net/
-----------■ 3

个人以为,其中的《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是了解桂本优点的必读之书,可惜目前是有钱也买不到了。此书是把桂林古本与宋本逐条比对,就其中差异的部分进行逐条评点,另外也有总论,此书的观点是全面肯定桂本优于宋本。建议可以考虑整理蔡德元先生的《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


在拙帖:【桂林古本】与【宋本】《伤寒论》抉择:请教诸位前辈!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038&page=2
38楼、41楼,我和一源师兄有这样的对话:

一源师兄说: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源 at 2006/6/5 12:46:
近日与蔡老所在医院联系,得知不幸消息:蔡德元老师于几年前因交通事故而去世,享年只有五十多岁。后与其家人取得了联系。一出版界朋友准备给予《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再版。


我的回复:
一源先生的人面很广啊!

蔡老是推广桂林古本的重要前辈,往生得太早了,真可惜!
得知其大作《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有机会再版,非常欢喜。
一源先生如有机会,请提醒出版社,此书的校对工作要非常小心。

先前听到郑钦安先生三书再版错字甚多,非常遗憾,看来民间中医网学友们合力校对的版本是目前的最善本了(大家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蔡先生的原作,原本就有些小细节上的校对问题(或许是条件所限,幸好不是大问题),如能再版,或可再细校,至少不要低于原书水平,否则可对不起蔡先生了。

所谓原书「校对上的小问题」,详见下帖的按语(绿色文字)部分: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OCR文件,一校稿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564

-----------■ 4

以下是 wesleybb 兄和我以前做的一些工作,其中由 wesleybb 兄先做 OCR 和后面的总论部分,我和其他同道做的是条文部分,可惜后来因时间不足,成了烂尾楼…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OCR文件,一校稿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564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总论部分 (一校稿 )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695

古本宋本《 伤寒论》异文校评 -未校对  (OCR  稿)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532

大家可以去看看,当可知道此书的价值,而且,从《一校稿》帖中,可以看出蔡著在医理上虽然有其见地,可惜在桂本及宋本原始条文的校对工作上,或许限于当时条件,有些小细节似乎是可以做得更完善的(请注意我绿色的按语部分),而这部分,正好就是我们努力的空间了。

据闻,出版社似乎有意再版此书(蔡著)。愚见以为:以纸本郑师三书再版(校对很差)的教训看起来,这个(原始条文的校对)工作,如果交给出版社(的少数人力),大概不会做得比我们更好(大众之力+过去的经验),当然,希望这只是我的多虑,或许蔡著的出版社编辑比郑师三书的出版社编辑细心一点…。
-----------■ 5

我的想法是:

请一源师兄接触蔡先生后人,取得授权同意:由我站小组人员做文字整理,整理出来的成果无偿交给蔡家后人及出版社,出版纸本。约定本站小组有后续修订权,出版社有加印及再版权。纸本和电子版互相标示双方的合作关系。


事前和当事人及出版社约定:本站可公开发布电子版,为保障双方(特别是出版社方面)的权益,必要时可约定授权本站为「官方、独家、合法」下载点,一方面是肯定我站人员的劳动,一方面,我站流传电子版主要是非营利性质,虽然在某些角度来说,可能有人因为我站可免费下载而不去买书(无形中原作者权益受到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因为我站的影响力,等于是以网站之力,全面替有价纸本书作宣传,大大增加了该纸本书的曝光率,双方或许可说是各蒙其利。最重要的是:双方共同圆满蔡先生推广桂本的遗志,或许会是双赢的一件美事?


按:上面说的并非精确的法律用语,大意是如此。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7/3 at 03:16 ]
-----------支持!
古月兄的想法很是周详细致可行!
-----------古月所言甚是。如果一源师兄能与蔡先生后人商量妥当,也是一件美事。
-----------
Originally posted by 古月 at 2006/7/2 12:29:

事前和当事人及出版社约定:本站可公开发布电子版( ...

古月老师所言甚好!
整理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选择好!
个人意见:
1.初步定下下一步所要整理的书,最好是基础读物和临床医案医论交替进行,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拿我来说,目前刚学中医不久,希望看到适合学生或初学者的中医入门书籍,就比如郝讲的伤寒.在学伤寒时参看定能让学生们受益非浅.
2.涉及版权问题的书籍我们也要谨慎处理!古月老师的意见不失是一个二全其美的方法!
-----------国家法律对著作权的保护延续到作者身后50年,过后即不再保护。黄元御的书,如果没有加入新的内容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是整理黄元御的书,还是蔡老的伤寒论校评,还要看大家的意见,以及与蔡老后人的商量结果。黄元御的书更有利于学习者,蔡老的书更有利于推广桂本伤寒。
-----------
Originally posted by 古月 at 2006-7-2 12:29:
■ 5

我的想法是:

请一源师兄接触蔡先生后人,取得授权同意:由我站小组人员做文字整理,整理出来的成果无偿交给蔡家后人及出版社,出版纸本。约定本站小组有后续修订权,出版社有加印权。


是否可以先行整理,授权或合作事宜同步进行?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