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资料:病机学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2.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33.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34.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35.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回复 fszq85 的帖子

学者必知。
相关文章
 皮质下
 铜青散(《得效》卷十二。)
 关刺
 [求教]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的一个问题
 收涩异效散(《眼科锦囊》卷四)
 遇到這麽一個病例,怎麽用經方解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