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胆囊息肉,求助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sxchen 于 2010/10/24 21:43 编辑 www.med126.com/rencai/

体检出胆囊息肉,约0.5*0.6mm,不知中药可有方治疗。望有识之士告知,谢谢
-----------有方治疗
-----------案一于某,女,59岁,职员,初诊日期:1995年4月日。

  患者于5年前患胆囊炎,其后每因进食油腻及情志抑郁诱发右胁疼痛,腹胀,食少纳呆,大便溏泄或先干后溏,无明显寒热。近半年来右胁部持续隐痛,进食后胀闷不舒,乏力,倦怠,食量渐减,体重下降,舌红,苔黄,脉弦细。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及肝功能均正常。彩超示:胆囊稍大,壁增厚毛糙,内侧壁见一2.8cm×3.3cm肿块,表面光滑。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中医证属肝气郁滞,脾失疏泄,运化失司,痰湿郁结所致。治以疏肝健脾,祛湿化痰。

  处方:柴胡15g,陈皮15g,赤芍20g,枳实15g,香附荔枝核15g,木香15g,焦山楂30g,内金zog,蓼实苍术20g,半夏15g,云苓20g,黄芩15g,栀子15g,灵脂20g,元胡2咄。7剂,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二诊:1995年4月10日。

  右胁胀痛减轻,食欲稍增,仍乏力倦怠,大便溏,日次,舌淡红,苔黄,脉弦。肝气渐舒,脾气渐旺,痰湿仍未尽去,正气未复。前法获效,可在此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

  上方去枳实、苍术,加黄芪30g,防己15g,白术20g。

  剂,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三诊:1995年4月17日。

  右胁胀满已缓解,仍时隐痛,食欲渐增,乏力未减,时腹鸣,大便溏,日1次,舌淡红,苔黄,脉弦。患者气机已畅,脾气渐复,但右胁隐痛不解,此为气滞日久,胆腑瘀血内结所致,拟健脾益气、行气活血止痛之法。

  处方:黄芪30g,当归20g,白术20g,陈皮15g,赤芍,五灵脂15g,栀子15g,蓼实20g,文术15g,三棱,焦山楂30g,元胡20g,香附15g,黄芩15g。7剂,日剂,水煎分3次口服。

  四诊:1995年4月25日。

  右胁胀痛基本缓解,饮食及二便正常,乏力亦减轻,舌淡红,苔薄,脉弦。药达病所,瘀血渐行,效不更法。

  上方去黄芩、栀子、蓼实。7剂,日l剂,水煎分3次口服。

  五诊:1995年5月6日。

  病人自觉无明显不适,饮食及二便均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复查彩超:胆囊正常大小,壁稍厚,内侧肿块为.9era×1.2em。前方奏效,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范畴,其治本属平常,但并发息肉其治又有不同,因息肉中医为积,其治必须消瘸散结,故在本例治疗中虽以疏肝健脾为主,同时随证加入祛湿化痰、消瘙化积之药如蓼实、文术等,使胆囊炎和息肉获同步稳定好转。
-----------多谢版主
相关文章
 阿胶饮(《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谈点初学中医的体会
 让孩子了解中医
 大风子膏(《增补内经拾遗》卷四引《集验方
 《黄帝内经》说什么?
 一岁半小儿脚气?脚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