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请教感冒这个词何时传入中国的?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感冒这个词何时传入中国的?
-----------感冒也叫伤风,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可你也许没想到,“感冒”这个现代流行词,最早却出自官场。 这事儿还得从宋代说起。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等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簿上登记。这个请假簿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 感风一词与医学理论有关。宋代医理学家陈无择首先把引致百病的原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其中“外因”又分为“六yin”。“六yin”也称“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利影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意思是说受到了六yin之首的“风”的侵袭,身体不适,故需要外宿。 太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者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上夜班,这是个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常以“肠肚不安”为借口逃避。经过“感风”的启发之后,不值宿的理由很快五花八门起来,其中尤以写“感风”、“感冒”、“伤风”的居多。 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员们青睐,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辞。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谷歌
-----------日本人把感冒叫做风邪,是不是比感冒更有意思?
-----------原来是原创的。还好,不是外来词。伤风,更雅些。
相关文章
 湿热火毒蕴结证
 托里内补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葱豉汤,烤橘子成功治愈孩子的发烧,感冒,咳
 牡丹丸(《千金》卷四。)
 如何才能学到至真至要的医道?fengying777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