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当代伤寒学泰斗李培生辞世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8月4日,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伤寒学家、伤寒学一代宗师李培生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李培生,字佐辅,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被誉为当代伤寒学界泰斗。1914年1月生于湖北汉阳县一个中医世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他师从上海名医恽铁憔先生。湖北中医学院成立后,来该校执教,兼事临床。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处方平和,屡获良效。

  一代宗师,李满天下

  “文革”以后,全国几乎没有伤寒学医生,为此卫生部两次主办“全国伤寒论师资班”,李培生两次担任主讲。因此,目前全国伤寒学名家,基本都是他的弟子。

  李培生一生著作丰富,先后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函授教材《伤寒论讲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等,并发表论文《伤寒十辨》、《伤寒方可治杂病论》等80余篇。

  谦恭博学,满腹道德文章

  李培生的学生,现湖北中医学院教授邱名义介绍,李老不但医术精湛,且对中国儒家、道家的文化非常熟悉。

  邱名义60年代毕业留校时,李培生已经是名气非常大的医生了。当时,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他的第一篇论文就被某权威中医杂志录用了,年轻气盛的邱名义当时非常高兴,不免有些骄傲。几天后,李老师专门找到他说:“凡是不要锋芒太露。”邱名义说,这是李老在用道家的思想教育他,从那以后他做事非常小心。

  帮助后进,终生悬壶济世

  李老的弟子梅国强今年70岁,现在是湖北中医学院教授。谈起李老,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对后进的帮助是巨大的。”

  梅国强留校时才20多岁,当时李老已50多岁,在国内享誉盛名。平时,两人在一间办公室。卫生部主办“全国伤寒论师资班”后,要求编写全国教材,主编就是李培生。当时,李老就要求梅国强来最后统稿,梅国强诚惶诚恐:“我的资历和学识哪能胜任这么重的任务啊?”李老说:“我不就坐在你旁边吗?”从那以后,梅国强跟着李老先后编纂了多个版本的全国伤寒学教材。

  虽然平时上课任务很重,但李培生一生都坚持坐诊看病。湖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吕文亮介绍,直到去年,95岁的李教授还在坚持坐诊。

  
记者 翁晓波 通讯员 夏静 实习生 赵琳

来源:武汉晚报
-----------李老,一路走好!
-----------4日,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家,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顾问李培生教授在汉去世。

  昨日,李培生的三代弟子——湖北中医学院的梅国强、邱明义、吕文亮等教授,深情缅怀李培生教授生前行医、治学、待人、育人的点点滴滴。

  李培生1914年1月出生于武汉市蔡甸区一个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李培生从小就通习典籍,善为诗文,立志行医。“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青少年时代,李培生白天外出应诊,晚上则挑灯夜读,手不释卷,寒冬酷暑,从无间断。李培生常说,要做一名好医生,必须多闻博识、精通医理。

  为广觅良师,李培生青年时远赴上海拜名医恽铁樵、汪莲石为师。抗战爆发后,小有名气的他回乡在汉阳行医时,仍虚心向当地老中医请教。1958年湖北中医学院成立,李培生被留在学院执教。

  李培生在省中医学院任教三十余年,为中医《伤寒论》教学和临床培养了大量的进修生、函授生、本专科生、研究生。

  李培生弟子、今年70岁的梅国强教授说,李老博闻强识,授课时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一切均了然于胸。李老力求用平实的语言来解释柯氏伤寒论,其主编的《伤寒论选读》、《伤寒论讲义》、《伤寒论》等,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几乎成为当代所有中医学子必读教材。

  梅国强教授说,李老待人非常热心。上世纪60年代,作为青年教师的他,每有疑难问题去请教时,李老总耐心讲解。1975年,他和李老共同编写教材《伤寒论选读》。那时梅国强资历尚浅,自感无从下手。“李老师鼓励我大胆做,并说‘我就在你右边,有什么问题就问我’。”

  与当下许多高产教授不同,李培生一生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本书。除了伤寒学的几本教材外,他将毕生的行医所得都写进了遗作《李培生医书四种》。这本书今年6月份刚出版,全书578页,67.5万字。

  李培生的另一位弟子、今年63岁的邱明义教授说,李老是他们的道德模范,“他常常教诲我们,‘爱人者人皆爱之,敬人者人皆敬之’,这句话成了我几十年的座右铭。”

  李培生常言:古人学医,强调道德修养,注重“精”、“诚”二字。“精”即技术精湛,“诚”乃医德高尚。要做到“精”,则首先要热爱,要树立学好中医药知识的信心和恒心。“诚”要有悲天悯人之心,要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摒绝私利,反对弄虚作假。

  从医70余年,李培生济世救人无数,但始终淡泊名利。李培生年轻的时候,在汉阳行医多年。有一次,汉阳一位妇女患了血崩,气血大伤,病症凶险,李培生前去诊治,但是开出处方后,病人却因为家境拮据没钱买药。李培生目睹此状,不仅分文不收,而且倾囊相助,病人一家感激涕零。其感人之事一时在乡邻传为佳话。

  李培生的弟子、今年50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回忆说,20多年前,自己有幸获得3年随李老学习的机会,李老常常教导他要多读《论语》,认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为医者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2006年、2007年,年逾九旬的李培生仍坚持每周上3个半日门诊。医院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每天要求只限量挂号10个,但每次排队挂号的病人多达三四十人,李培生则抱着“能多看就多看,病人远道而来很辛苦”的仁心,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向生活简朴的李培生立即捐出3000元。上周六,各方前去探望李培生的人都劝他住院疗养,但被婉言拒绝,没想到过了3天,老人就驾鹤仙去,无疾而终。

  李培生再传弟子、省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吕文亮说:“李老是一名从不给组织添麻烦的人。几十年来,老人从未因生病等个人困难找过组织。”

  
(记者 唐晓安 实习生 张璐 通讯员王少海 夏静)

来源:湖北日报
-----------又一国宝级名医走了 哎....
-----------印象中武汉多医,可能与李老有关吧?
-----------现在湖北中医学院能用经方思想处方的还要谁呢?他的弟子们都变节了
可惜!时代变了,研究思想变了,他的东西都变味了
中医学院有个明医馆,里面都是坐着些化装成中医的西医
相关文章
 轻药重投与重药轻投
 炮制辩
 产后颠狂
 夜灵散(《医级》卷八。)
 衄血
 中国人的悲哀!看看这个家伙在这里说了些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