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浙中地区首座“民间中医博物馆”现雏形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13/3/2 14:13 编辑 www.med126.com



朱智彪初具规模的“民间中医博物馆”内,陈列着数百种常见的中药材实物,是人气最旺的地方。



中医诊疾断病工具——瓷脉枕



瓷药瓶



中医古书籍



中医石制碾床



药碾



象骨戥秤



古代用以诊断的中医器具


展示古人的智慧结晶 传承濒临断层的国粹

中医古器皿、古书籍、中药实物标本等达千余件

国际上一位著名的收藏大家,曾对目前国内的收藏品市场做过一番犀利点评:现在许多人的收藏,急功近利的方式取代了收藏原本的初衷;暴发式的心态,淹没了收藏本应有的时间积累和社会责任感。
  面对当前浮躁的收藏品市场,他却异常冷静。他是一名中医文化忠实的传承者;他近20年来一直另辟蹊径,潜心收藏中医古物件和古书籍;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传承濒临断层消亡的一大国粹文化。他就是朱智彪,三溪堂国药馆董事长。日前,记者走进朱智彪初具规模的“民间中医博物馆”进行探访。
  中医古器皿古书籍那些事儿
  经过20多年的精心收藏,朱智彪的“民间中医博物馆”初具规模。“目前,新医馆内陈列的物件达千余件,大概可分为中医器皿、中医古书籍、中医中药实物标本、名贵药材等七大类。”朱智彪介绍说,受场地限制,原本应该统一陈列的中医器皿等藏品,现在只能分散在数百平米的医馆内。“正在筹建的三溪堂中医保健院大楼,将专门规划一层楼设民间中医博物馆,这些宝贝就会有自己固定的家了。”
  在三溪堂国药馆新医馆的中医古器皿古书籍陈列室内,有关中医中药古籍已部分呈现,如《内经灵枢》、《石山医诀》手抄本,《医学正传》等。其中《石山医诀》手抄本得来特别不易,因为该书是明代太医汪机(1463—1539)本人的手抄本,至今未曾正式刊出。
  陈列室内,一本名为《穴位图》的手抄本,对朱智彪来说有着特别意义。作者是他的父亲朱益清。作为三溪堂的创始人和一名老中医,这是朱益清50多年来的潜心研究所得之一。现朱老虽偏居深山,但学习研究中医从未间断,记笔记的习惯一直保留了50多年。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类手抄本和手绘本。从小到大,父亲对朱智彪的影响很大,每每看到《穴位图》,朱智彪心里总会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朱智彪的中医古器皿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象骨戥秤”。“象骨戥秤”的秤杆为象骨,木盒、砣和盘子为黄铜,以前是中药称量的工具,它也蕴含了“公平公正”和诚信经营的寓意。近20年来,朱智彪对“象骨戥秤”情有独钟,他认为,“戥秤”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对“戥秤”颇有研究的他说,“象骨戥秤”在古时候的江浙一带通常叫“厘等”,大多用在贵重药物的计量。
  中医碾床,用独特方式传承国粹
  陈列室展出的物件中,一件件不同材质、造型各异、出自各个年代的国内中医老字号碾床,仿佛向每一位过往者,开启了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许多年轻人对碾床已很陌生,老一辈的记忆中可能还有些中医院内碾床碾药的场景片段。
  在朱智彪的碾床藏品中,一件不起眼的陶土烧制的碾床颇有“来头”。这一外观略显笨重的陶土碾床,高20厘米,长近50厘米,中心部位的碾磨痕迹自然,呈现不同色彩,底部为一四方垫子;侧面刻有“方万盛”、“嘉庆乙丑”字体,依稀可见。后来查证后才知,“方万盛”是清代中医老字号,是当时台州最大的中药业,后在各地开设16家分号,包括临海“方一仁”、“遂生源”,温岭“方同仁”,黄岩“方亦仁”等。如今台州章安街上,有着194年历史的老店“方万盛”旧址仍在。
  多年来,朱智彪辗转全国各地,收藏了不少精品碾床。有以山水画为背景的陶器碾床、有以全黄铜手工制作的碾床……“每件碾床均出自不同中医流派的老字号,对研究中医历史变迁有着特殊意义。让现代人看看古人的智慧结晶,更希望后人能将这一中医国粹以不同方式加以传承。”这是朱智彪坚持中医碾床收藏的初衷。
  22幅中医药名家画像拓本
  一次偶然机会,朱智彪筹建中的“民间中医博物馆”又有了新“收获”——22幅国内历代中医药名家画像拓本。这些画像拓本以作者及校对人员的权威性、画像最终考证出处的严谨性及画像拓本的完整性,为国内画像拓本领域少见。
  朱智彪一直在关注国内的中医文化收藏,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学家画像拓本是他关注的重点。8年前,他到北京出差,从北京的几位资深中医药名家画像拓本收藏者处得知,大中国图片出版社曾在1955年前后出版过一套“中国伟大医药学家画像”拓本,内有20余幅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名家画像,而绘画和校对则汇集了当时国内书画界的16名大师级人物,如戈湘岚、徐子鹤、宋大仁、黄宾虹等,现存世量较少。
  8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在义乌,朱智彪与一藏友闲聊时,得知对方收藏有中医药名家画像拓本。当看到实物时,他大吃一惊,这正是自己8年来苦苦寻觅的那套画像拓本。第一次被婉拒,第二次……直到第五次时,对方终于被他的诚意和执着精神所打动,最终将这套珍藏30多年的画像拓本让出。
  细看这套画像拓本,每一幅都是栩栩如生。这套画像有上自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扁,下至清代的中医大师吴尚先,几乎覆盖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医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中有我们最为熟悉的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
  除了绘画者及校对均为书画大师外,这套画像拓本出处的考证非常严谨,也是让朱智彪痴迷的地方。如朱丹溪的画像,特别注明“医仙图赞画像;1939年海煦楼医林先哲造像及各种考古文献文物而成”。扁鹊画像的考证为:明张卿子伤寒论木刻像、日本川崎男爵家藏扁鹊像。张仲景的画像拓本的出处参考则是:日本橘春晖1946年张仲景造像、河南南阳医圣祠塑像。
  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陈立致看到这套画像拓本时不禁惊叹,这套藏品为书画大师绘制和校对,且系统全面,保存完好,考证严谨,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记者: 吕斌

来源: 义乌商报
相关文章
 钮扣风门主论
 门诊小记---腰痛案1
 五苓散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一例
 麦门冬饮(《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脑α波与气
 一嵗小兒額頭就半邊出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