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转贴】石棉危害大 警惕纳米材料成石棉第二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石棉被称为“静悄悄的定时炸弹”,它滞留在体内,经过30年,甚至40年的漫长岁月后,引发肺癌或间皮瘤。尤其是间皮瘤,其潜伏期平均为38.0年。单纯计算的话,现在患上间皮瘤的人应当是在38年前的1967年遭受石棉危害的。
据日经BP社报道,仅从1999年~2003年的5年当中,日本肺癌的工伤认定数分别为17件、17件、 21件、22件、38件,间皮瘤的工伤认定数分别为25件、35件、33件、55件、83件。之所以日本近来突然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间皮瘤导致的危害急剧扩大的缘故。

日本的石棉进口量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急剧扩大。而石棉的毒性被人们认识,并开始对其处理方法和使用方法进行限制,则是进入70年代以后的事情。最初的部级法令是日本1971年颁布的《特定化学物质危害预防规则》,其中规定在石棉的处理作业中必须配备防止石棉扩散的设备。根据上述2项事实可以推测,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石棉的危害范围与程度最大。考虑到石棉危害的潜伏期限长达38年,所以间皮瘤的工伤认定数从2002年(55件)开始急剧增加。

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石棉的危害,我们应当从这个问题中学到些什么呢?石棉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毒性,原因在于它的物理形状。根据公共卫生领域著名的“Stanton-Pott假说”,直径0.25μm以下、长8μm以上的纤维都有可能拥有强烈的致癌性。也就是说,最为关键的是这类微小的物质具有和石棉一样的危险性。

微小异物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人体自然的防御系统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体吸入的异物会通过(1)与鼻腔和口腔碰撞后,混入鼻涕和唾液;(2)被吞咽到消化系统;(3)即使到达了支气管,因呼吸系统的纤毛运动也会和气管粘液一起被送回咽喉,最后被吞入消化系统;(4)形成痰后,排出体外。但是,对于石棉这样的微小异物,人体的这种防御系统则无法发挥作用。从鼻和口腔吸入以后,不仅会到达气管和支气管,还会到达肺泡。

据一位公共卫生专家介绍,对于如今大红大紫的纳米材料中备受业界关注的某种材料,在卫生专家中间则已经被怀疑“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且,由于尺寸达到了纳米级,因此有可能比石棉危害性更大。

位于茨城县筑波市的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对粒径50nm以下的“纳米粒子”和具有纳米尺寸而被赋予新功能的“纳米材料”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以柴油尾气排放的粒子为代表的大气粒子物质在内的,氧化钛和氧化等物质,纳米材料则包括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等。

据环境研究所称,由于碳纳米管为纤维状,因此有可能像石棉一样从肺部到达胸膜。数年前,在美国毒性学会上就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使用大白鼠和小鼠所做的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碳纳米管具有比可导致矽肺病的 石更强的毒性。“这项研究成果极具冲击性,不过,经过充分分析以后我们发现,实验中是将碳纳米管凝聚后使用的。而要想准确地进行评价,必须要使碳纳米管处于分散状态,因此目前真实的结果还不是十分清楚”。环境研究所在对上述实验方法持怀疑态度的同时,也指出:目前使用碳纳米管时必须考虑到这种风险的存在。环境研究所表示“碳纳米管再小,应该无法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当然,不能说可能性为零”。目前尚无碳纳米管到达大脑的报告。

血液与大脑之间有一个血脑屏障,其作用是即使血液中进入了有害物质,它也能避免这种有害物质到达大脑。但是,目前已经证实有其他材料是能够到达大脑的。这就是在锰电池生产车间中吸入的氧化锰中的锰。在工作中吸入锰粒子后,锰会滞留在大脑而发病。锰达到大脑的途径业界分析有2种,一种是从肺进入循环系统,然后到达大脑。另一种是形成溶液后从嗅觉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系统进入大脑。可能性较高的是后一种途径。

纳米粒子和纳米材料之所以令人担心,原因就在于其尺寸非常小。尤其是纳米粒子和富勒烯,据说恐怕具有能透过细胞等物质的组织透过性。一旦透过细胞,就可能对组织本身造成伤害,并可能向其他脏器运动。在德国使用大白鼠进行了粒径90nm的碳粒子吸入实验,结果在血管的内皮细胞中就发现了碳粒子。也就是说,碳粒子通过肺泡到达血管细胞的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材料的有害性,不仅是指材料的化学性质,材料的尺寸、形状、溶解性、面积等物理性质也与有害性有很大关系。石棉很危险,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在尺寸和形状上与石棉类似的物质的话,也存在与石棉相同的危险。如果对这一点未能充分认识的话,危害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将来难免不会发生第二、第三个石棉公害问题。而且同样的问题不仅限于类似石棉的细纤维材料,同样还存在于纳米级别的超微材料中。对于这些材料必须充分利用通过巨大的付出得到的知识,研究出安全的使用方法。

环境研究所敲响警钟:“假如因为使用方便,便无节制地使用纳米粒子或纳米材料的话,石棉悲剧就有可能再次上演”。
相关文章
 意治法
 问大家一个问题
 求助:我妈妈的高血压
 香砂四物汤(《叶氏女科》卷二。)
 牛黄散(《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聚宝》)
 发灰煎(《普济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