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新浪广告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新浪广告
共享计划字体大小:大正文
再评“医院反哺政府” (2007-08-09 07:02:52)

标签:时事评论 医疗改革 医院反哺政府  分类:医生哥谈医改

再评“医院反哺政府”


    “医院反哺政府现象”早在2005年参加广东省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高级公务员学习班(牛津6班)的学习后提交的论文中已经详尽描述。羊城晚报曾经以第一版头条报道。引起社会热评。但事后到如今,这种现象依然在全省全国普遍存在。最近,由于参加了省人大的农村医疗卫生考察团对一些贫困地区进行了考察,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对于我这个病理专业出身的“官员”来说,更喜欢看的是发生什么“病理结构”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变化”和其“归转与结局”。
“医院反哺政府”的现象应该是改革的“丰硕”成果。因为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减轻国家的负担,让群众负一点,单位负一点,国家负一点。我们不要去追溯红头文件的来由,事实上改革20多年来,几乎没有一个当权者不把医院往市场推,而且越推越深。
   市场无形的手逐渐将医院拉着,医院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也只能让它拥抱着。政府看到医院在市场的怀抱中活得很好,没有给政府麻烦,尤其是经济上麻烦,使得政府有更多的时间和用更多的资金参加经济建设。就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医院开始分化,大的医院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小的医院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甚至走向深渊。
   市场毕竟是市场,它是无情的,“论”就是市场!政府试图像企业一样将医院抛向市场的改革思维显然出现了偏差,将市场很多生存规律和手段带到了“神圣”的殿堂。
    随着“经济工作压倒一切”的思想再次膨胀,地方政府的政绩官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对医疗卫生不但不投入,反而把手伸向了医院,医院在市场的环境下又不得不为政府“排忧解难”,承担了很多政府的职责。医院反哺政府的现象就越来越多和广泛。
    昨天,我们的姚志彬厅长对药品的市场流通表示了惊讶!其实,我认为,这是“医院反哺政府”的最大的例子!就拿“亮菌甲素”从出厂的5元到进入医院的46元来看,我们先不从有没有回扣的违纪行为,就看这价格为何“合理合法”来分析,人们一定会认为这是“以药养医”的政策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制造这么大的利润空间给医院以前的环节,而不直接让医院受惠呢?这我就不懂了。所以,医院很大程度上是“为他人作衣裳”。难怪有医生告诉我,“厅长,你不要说‘以药养医’了,是医院养活了药厂”。是的,是有道理。虽然流通环节有很多问题,医生也从中获取了利益,医院也是这样成长壮大。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政府不是要花很多的钱来养医院吗?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行政思维。也正是这样,政府越来越“依靠”医院了:
    还有很多“医院反哺政府”的现象,大家可以垂手可拾。也可以在我博客其他文章中阅读。
    只要我们的领导,翻阅你这地区以往的台帐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你这个政府对医疗卫生有多少投入。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03年SARS的影响,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向公共卫生倾斜,这种本来就是以弥补历史欠帐的措施,总的费用看似很多,其实相比其他领域来看就少得可怜!如果我们再从少得可怜的总费用上在细分,到医院(卫生站)的经费却是加速下降。某地,2004年医院经费还有20.89亿,2005年只有18.19,降幅为12.92%。医院经费的持续下降迫使医院医院求助于营利性好的药品和服务,医院的趋利行为必然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反过来又给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一困局目前仍未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最近行风评议的护工问题,就是这种政策环境下造成的恶果!道理很简单,医院要生存!
    我预言,如果我们的脑筋还不转弯,还不从深层次去寻找中国的医疗问题,还是这样从医院的“饭碗”舀吃而不补偿,新的恶果不久就产生!
相关文章
 太一追命丹(《圣惠》卷五十六)
 慢性咽炎如何医治
 中药打成粉效果更好还是会影响效果?
 求根尘不偶老师的录音。多谢先!
 请教眩晕的原因
 荆芥散(《全生指迷方》卷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