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没有通读过《黄帝内经》的中医大学生大有人在--别让中医薪尽火不传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12/7/24 15:23 编辑 www.med126.com/yishi/

别让中医薪尽火不传

作者:王君平

      国内的中医高等院校被誉为中医人才的摇篮。然而,近年来中医教育却面临着西医化的命运。由于课程设置和考试关系,中医学生必须要过英语四六级,必须要修西医理论和理化知识,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在学西医,而中医经典反倒成了选修课。造成的结果是,中医学生的外文和计算机水平都很高,却读不懂《本草纲目》的《序》。没有通读过《黄帝内经》的中医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大有人在。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懂“望闻问切”,也不会开方配药,名为中医,实为西医。这样的西化教育被自嘲为培养中医的“掘墓人”。

  所谓的现代中医教育,实际上是模仿了现代医学教育,模糊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多年来,中医高等教育只注重医学理论的传授,缺乏认知思维模式的转换。不少中医药大学生入学两三年后,依然不辨“阴阳”、不懂“五行”,较难接受中医学知识体系,进入不到应有的学习状态,甚至还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思想不稳固,到头来只能是弃“中”学“西”。

  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重平衡,西医重对抗。中医院校教育首要的,是建立起中医的思维体系。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中医的情况大抵亦如此。中医和西医文化背景不同,治疗理念迥异。西医的方法培养不出中医的思路。中医教育必须遵循中医人才的培养规律,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之上。

  发展中医,人才是根本。近年来,我国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出现传承危机。2009年,我国首次评选出30名国医大师,但大都年事已高。几年间,王绵之、方和谦、任继学、李玉奇、张镜人、裘沛然、强巴赤列、何任等8位国医大师相继去世,中医药如何薪火相传?

  与“中国中医”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中医”正在蓬勃发展。自美国成功进口中医针灸以来,中医针灸和中医气功开始普及,并加快中药的科研、审核和普及工作。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六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敦促成员国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自嘲,“我们是一代完人”——“完蛋的人”,人将死,薪尽火不传。反思改革中医的教育与传承,当是时也!


来源:人民日报
-----------这其实是中医教育的悲哀,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哀。西医学生毕业,可以独立管床,独立处理患者。中医却不能独立诊断治疗开方。
-----------是的,本人酷爱中医,很赞同中医的医病理念,然而,现实中的体会却是,中医医生,尤其是年轻的中医医生治病思路越来越西化,回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向,完全忘记了中医的系统辩证理念。或许是其医术不精,无法达到这个境界,又或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早已被培养成了西医的模式。中医就这样被糟蹋着。
相关文章
 呕血二十
 吴清忠:单脚的香港脚
 蒋庆答记者问:为什么说西方文化是霸道文化
 红景天中草药能治腰痛吗
 吐泻门(附食积伤食)
 概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