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素食山庄:转帖 也谈牛奶和鸡蛋能不能吃(看了这文章,恍然大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转帖 也谈牛奶和鸡蛋能不能吃(看了这文章,恍然大悟)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佛在《楞严经》告诫我们不但不能食众生的血肉,也不能食用或使用众生的身体的一部分或者他们出产的物品,否则就与这些众生产生了缘分,因而不能出离轮回。今天看到一个贴,谈到牛奶和金蛋的商业生产过程,不禁令人发指,如果我们仍然食用,就不是“皆为彼缘”的问题了,而是如同“取诸众生血肉充食”!今天我把这个帖子贴在这里供养诸位,肯请诸位认真阅读:

牛奶真的就不杀生了吗?

(摘自网路文章)

    以前佛陀时代,当时因为长期苦行,最后接受了牧羊女的羊乳粥供养,而恢复体力。但因为现代社会的乳品,生产技术不符合人道原则,以及因为商业利益造成动物痛苦,这种奶真的不鼓励去喝。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去保护动物」,以及各取所需互不伤害。若大家对于牛(羊)奶的需求不是这么大,或许就不会造成商人为了谋利,而使用不人道的方式对待…

    养乳牛的目的是供奶,而为了让乳牛持续泌乳,就必须不断让它怀孕产子。一只乳牛一年之中,有9个月是在怀孕。无论产下的是小公牛或小母牛,在出生二天后就被带离牛妈妈身边,因为牛妈妈的奶要给养殖业者赚钱用,当然不能浪费在小牛身上。(刚生产的母牛,头二天的奶味道不好无法卖钱,且初乳中的营养及抗体可让小牛如后较少生病,故才让它吃二天的母奶。并不是因为业者慈悲。) 

    牛宝宝被偷走,造成了牛妈妈很大的心理伤害,她会不停地痛苦悲嚎二天!若产下的是小公牛,小牛的下场是直接卖给屠宰场作肉牛(由于年龄太小,有些小公牛进场时身上还挂着脐带);或者被培养成柔嫩的粉红色小牛肉。而养成过程极残酷,为使肉质柔嫩不让它长肌肉,将它关在小到无法转身的栏中,脖子上绑着绳链子限制它们站起。空间小到必须拱其背才能勉强卧下。并使它们缺铁,饲料成份、栏子绳链均不能有铁,肉色才会粉红。小公牛仅3至16周就被送入屠宰场。
   

    若产下的是小母牛,则它会步上牛妈妈的后尘,必须不断地怀孕产子。而母牛泌乳年龄有限,奶量在生前二胎时最好。当产奶率下降后,养殖场当然不会浪费钱继续养着它们。约6岁它们就会被送往屠宰场。多数母牛一生中至少生2至3次,乳牛养殖业因此过剩太多小牛。进入屠宰场的小牛,多是乳牛业的衍生产品。因此当我们今天吃牛奶的同时,我们就是在支持乳牛养殖业,而我们买到的每一杯牛奶中,都含有无数乳牛的鲜血。

    牛奶含有钙质,但喝下的同时也无可避免的喝进饱和脂肪、胆固醇、注入牛体的贺尔蒙及抗生素。而很多蔬果中亦含有大量的钙,人体对这些蔬果中的钙吸收率,甚至超过牛奶。例如,牛奶中钙的可吸收率是32%,根据美国饮食协会的立场文件,绿花椰菜,大白菜,秋葵甘蓝中钙的吸收率是49%~61%,石膏豆腐中钙的吸收率是31%,钙片也很容易买到。且经常作负重运动,以及不抽烟都对骨骼健康很有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自己做的,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一己之私剥削乳牛,抢走本该
-----------我们穿的衣服,还是许多每天领几块钱工资,加班16个小时的工人血汗产物呢。
-----------我们穿的衣服,还是许多每天领几块钱工资,加班16个小时的工人血汗产物呢。

有同有不同.
所以我们要素食(自己完全能办到),
并且力所能及的帮助须要帮助的人.
-----------国家还倡导"每天一斤奶.强壮一个民族"呢!
跟国家的政策、媒体科普知识及广告宣传有关!你能说,喝的人有错吗?其实都是良民呀!
-----------泛经济化,泛政治化,就是不泛理性化。

[ 本帖最后由 mengshi 于 2007/11/20 12:27 编辑 www.med126.com]
-----------呵呵,说得好!
-----------
原帖由 scm2773 于 2007/11/20 10:00 发表
我们穿的衣服,还是许多每天领几块钱工资,加班16个小时的工人血汗产物呢。

有同有不同.
所以我们要素食(自己完全能办到),
并且力所能及的帮助须要帮助的人.


赞叹!
           支持!
相关文章
 西班牙海关严查邮寄中药 华人收货前须自费
 锁骨
 炒黄面(《饮膳正要》卷二。)
 关于阴病出阳
 序一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一) 【转】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