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浅谈蜜丸制作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制作药丸,不管是蜜丸,水丸,浓缩丸,水蜜丸,都是技术活的,都是需要实践的积累,才能掌握符合实际的经验的。

置于炼蜜的炼制,网上可以搜索到的,在此我就不介绍了。一般现在制作蜜丸都使用“炼蜜”,嫩蜜及老蜜基本少用。

影响药丸制作,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在此只介绍蜜丸)

  1.药粉的细度,药粉粉碎的细度,不能太细,太多无用的超细粉,会导致和坨后,药团容易粘连,而不容易制作。又不能太粗了,太粗了,合蜜后不容易成形。而最合适的药粉细度在100~120目之间,这个细度的药粉制作药丸最佳。

  2.药粉与炼蜜的比例。其实不管的《药典》或者是某些一家之言说比例多少多少,都十分牵强,不符合实际的。药粉与炼蜜比例,是受药粉的性质,是粘性多,或纤维多,或矿物质多,及天气,室温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不可能可以下一个定论的。

  如果要下一个定论的话,那么就是要以和坨后的药团呈“可随意捻塑变形而不开裂,不粘手,表面颜色均匀一致”为标准。

  3.下蜜的温度,对于不同性质药物下蜜温度都不同,这个也是影响药丸后续制作的重要原因。一般对于粘性较多的药粉下蜜的温度在60~80度,而纤维或矿物质较多的则要100~110度。

  4.搓条,制丸时药团的温度,一般药团和坨好后,需静止1~2小时,让蜜和药粉充分融合,使其可塑性达到最佳,而后搓条,制丸就不会出现空心。

  5,制好的药丸,可用蜡纸包裹,瓷罐保存。需长期保存则用蜡壳包装。
相关文章
 [转]释痰
 3岁儿子退烧全过程——见证了中医的伟大,神
 半岁婴儿 绿色大便
 连翘
 养心安神
 李氏天仙藤散(《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