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发个中草药图谱软件(内容很丰富)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爱在天山 于 2011/3/8 21:56 编辑 www.med126.com/shouyi/

发个中草药图谱软件,里面记载了百十余种中草药,有图、图能大能小。分类有:皮类、全草类、藤本类、叶类、树脂类、菌藻类、花类、矿物类、种子果实类、根及根茎类、动物类、茎木类、其他类等都是彩图。而且内容很丰富,历代诸家的讲解分说,现代研究化验都有,讲的很详细。几乎可以和百度百科相媲美了。打开关闭都很方
,方便查看。<只是软件有些大/且只有电脑能用>。




为了不浪费大家的威望点数请在这个163邮箱里下载。用户名:azmjzy    密码:19891228   在收件箱里下载。

下面发个内容看看:

附子图谱(图没加上)
关键词:根及根茎类
【药 名】:附子
【拼 音】:FUZI
【英文名】: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
【功 效】: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 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性味归经】:辛甘,热,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吴普本草》:“歧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③《别录》:“甘,大热,有大毒。”④《本草正》:“腌者大咸,性大热,有毒。”
入心、脾、肾经。①《汤液本草》:“入三焦、命门。”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兼入足少阴、太阴经,亦可入足太阳。”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③《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吱汁、稷米。得蜀椒食盐,下达命门。”
【别 名】:侧子《名医别录》、虎掌漏篮子、熟白附子、黑附子《本草纲目》、明附片《本草正义》、刁附、川附子《实用中药手册》
【处方名】:附子、附片、生附子、盐附子、白附片、黑附子、黑顺片、黑片、顺片、熟附子、熟片、熟附片、熟附块、制附子、制附片、川附子、淡附子、淡附片、炮附片、炙附子、炙附片等
淡附子又称淡附片。为盐附子经清水浸漂后,与甘草、黑豆加工炮制后入药者。
炮附片为附片用武火急炒至微鼓裂,取出晾凉入药者。
【商品名】:盐附子:又名生附子、咸附子、超雄。为较大的泥附子洗净后用食用盐巴水溶液加工而成。以个大、体重、色灰黑、表面起盐霜者为佳。
黑顺片:又名黑附子、顺片、黑片、黑附块、黑附片。为中等大的泥附子洗净后用食用胆巴水溶液及调色剂加工而成。以片大、均匀、皮黑褐、切面油润有光泽者为佳。
白附子:又名白附片、白片、白顺片、明附片、雄片、明附爿。为较小的泥附子洗净后用食用胆巴水溶液加工而成。以片大、均匀、干燥、色黄白、油润半透明者为佳。
黄附片:用甘草、红花、生、去油牙皂等加水熬成染汁,将附片染成黄色即成。
熟附片:又名熟片、熟附子。以上几种饮片统称熟附片。
川附子:为附子产于四川者。为地道药材,产量大,品质优。
【动植物资源分布】:以上均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至至小暑间挖取附于母根旁的子根,洗净泥土,称为泥附子,按大小分别加工:① 盐附子 选取较大的泥附子洗净泥土,浸入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的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并体质变硬为止。②黑顺片 选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沸,捞出,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稀盐卤水液中,并加入黄糖及菜油制成的调色剂,使附片染成浓茶色,用水漂洗至口尝无麻辣感时,取出蒸熟,烘至半干,再晒干。③白附片 选取较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至透心为度,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薄片,用水漂洗至口尝无辣感时,取出蒸熟,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原植物Aconitum  carmichaeliDebx.
【炮制方法】: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净,置锅内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至切开后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刮去皮,切为两瓣,置锅内加水煮约2小时,取出,晒晾,反复闷润数次,润透后切片,晒干。(每盐附子100 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炮附片: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①《雷公炮炙论》:“凡修事(附子),于文武火中炮令皴坼,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微细,劈破,于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若阴制使,即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晒干用。……每十两,用生乌豆五两,东流水六升。”②《纲目》:“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生用者,须如阴制之法,去皮脐入药;熟用者,以水浸过,炮令发坼,去皮脐,乘热切片再炒,令内外俱黄,去火毒入药。又法:每一个用甘草二钱,盐水、姜汁、童尿各半盏,同煮熟,出火毒一夜,用之则毒去也。”③《本草备要》:“水浸面裹煨令发坼,乘热切片炒黄,去火毒。”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蜀本草》:“附子、乌头、天雄、乌喙、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作之法,以生熟汤浸半日,勿令灭气,出以白灰?之,数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并不及前法。”②《本草图经》:“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侧子生键为山谷及广汉,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于龙州。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籽,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已来,茎作四棱,叶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实小,紫黑色如桑椹。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有此四物,收时仍一处造酿方成。酿之法,先于六月内踏造大、小麦曲,至收采前半月,预先用大麦煮成粥,后将上件曲造醋候熟,淋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则以水解之。便将所收附子等去根须,于新洁瓮内淹浸七日。每日搅一遍,日足捞出,以弥疏筛摊之,令生白衣,后向慢风日中晒之百十日,以透干为度,若猛日晒则皱而皮不附肉。其长三、二寸者为天雄,割削附子傍尖芽角为侧子,附子之绝小者,亦名为侧子,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以八角者为上,如方药要用,须炮令裂去皮脐使之。绵州彰明县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然收采时月与《本经》所说不同,盖今时所种如此,其内地所出者与此殊别,今亦稀用。谨按《本经》冬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而《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今一年种之,便有此五物,岂今人种莳之法,用力倍至,故尔繁盛也。虽然,药力当缓于岁久者耳。”③《彰明附子记》:“绵州,故广汉地,领县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领乡二十,惟赤水、廉水、会昌、昌明产附子。合四乡之产,得附子一十六万斤已上,然赤水为多,廉水次之,而会昌、昌明所出微甚。附子之品有七,实本同而末异,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又附而长者为天雄,又附而尖者为天锥,又附而上者为侧子,又附而散者为漏蓝子。皆脉络连贯,如子附母,而附子以贵,故独专附名,自余不得与焉。凡种一而子六、七以上,则其实皆小;种一而子二、三,则其实稍大,种一而子特生,则其实特大。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角少为上,有节多鼠乳者次之,形不正而伤缺风皱者为下矣。又附子之色,以花白为上,铁色次之,青绿为下。天雄、乌头、天锥,以丰实盈握为胜,而漏蓝、侧子,不足数也。按《本经》及《志》载,附子出犍为山谷及在山南嵩高、齐鲁间,以今考之,皆无,有误矣。又曰,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大谬。又云,附子八角者良,其角为侧子,愈大谬。与余所闻绝异。”
【生药材鉴定】:①盐附子,呈圆锥形,长约5~8厘米,直径约3~4厘米。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满,周围生有瘤状隆起的分支,习称“钉角”,表面灰黑色,被盐霜。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具不整齐的筋脉或中心有小空隙,其中充满盐霜。无臭,味咸而麻辣。以个大、坚实、表面起盐霜者为佳。②黑顺片,又名:黑附子(《简要济众方》)。呈不规则形的纵切片,上宽下窄,周边略翘起,长2.5~4厘米,宽1.5~2.5厘米,厚约5毫米。外皮黑褐色,内部暗黄色半透明状,油润而有光泽,并可见有纵走的筋脉。质硬而脆,破碎面角质状。无臭,味淡。以片均匀,表面油润光泽者为佳。③白附片,又名:明附片、雄片。形状与黑顺片相同,唯全体均为黄白色半透明状,片较薄,厚约3毫米。气味同黑顺片。以片匀、黄白色、油润、半透明状者为佳。显微特征:1、根块(较细部分)的横切面后生皮层最外为一列黄色木栓化细胞,形状不规则,其余为8-9列不规则扁缩细胞,壁 黄色,木栓化,内皮层细胞较小。韧皮部占大部分,细胞中含淀粉粒,随处散有小形筛管群,于形成屋角偶外侧易察见。形成层环略呈五至七角形,由2-3列扁小细胞组成。木质部通常位于形成层隅的内侧,导管作二股性排列,木薄壁组织发达。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含淀粉粒。2 粉米:灰黄白色。现天蓝色荧光,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半球形或圆形多角形,少数长圆形,直径2-20UM,脐点呈点状。十字状,人字状;复粒由此及2-7分粒或更多复合而成。后生皮层碎片少见,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点3UM深棕色,细胞内棕色物。细胞少见,单个散在,长方形或类方形。细胞内棕色物。细胞少见,单个散在,长方形或长方形,直径54UM 壁厚7-18UM木化。纹孔明显。具缘纹孔及网导20-48UM。制附片主为湖化淀粉粒的薄壁组织碎片,细胞呈多角形,长方形或长条形。类白色。显微鉴定: 乌头(子根)横切面:后生皮层最外为1列黄色木栓化细胞,形状不规则,其内为8-9列不规则扁缩的细胞,壁黄色,木栓化;内皮层细胞较小。韧皮部占大部分, 随处散有小形筛管群,于形成层角隅外侧较易察见。形成层环略呈五至七角形。木质部通常位于形成层角隅内侧,导管略呈“V" 形或放射状排列;木薄壁组织发达。中央有髓。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淀粉粒极多,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0μm,脐点点状、十字状、星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 7或更多分粒组成。②后生皮层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有的呈瘤状突入细胞腔,胞腔内含棕色物。③石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直径53-155μm,长105-255μm,壁厚 7-18μm,纹孔聚集成群或偏于边缘,孔沟明显。此外,经加工后的黑顺片、白附片,主为含糊化淀粉的薄壁组织碎片,细胞多角形或长条形。
中药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 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ni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nine)、中乌头胺(mesaconine)、次乌头胺 (hypaconine)。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乌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乌药碱 (dl-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此碱作用强烈,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具有压和强心的活性。除生物碱外,生附子尚含脂类成分约0.7%,从中分出4种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是附子脂酸即Δ3,11- 二十碳双烯酸;其次为附子磷脂酸钙、β-谷甾醇及其脂肪酸酯。
【中药化学鉴定】:本品的乙醇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2%醋酸2ml,搅拌,滤过,滤液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即发生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10分享0
《扶阳就是扶正气》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huoziyuan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huoziyuan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20 
积分
57 
注册时间
2006/6/3 
最后登录
2013/12/30 
在线时间
1399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帖子
77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3 积分
2#
发表于 2011/3/8 17:14|只看该作者
下载看看
我的11个点啊
-----------········11点啊  有链接没   到别处下······

-----------回复 lakehu 的帖子

抱歉!我怎么把这事给忽略了。浪费大家的点数,我之过也!因为我经常都用手机上网,只有休息才去网吧。这个软件是我今天休息从优盘上复制的。大家的点数不容易,为了方便大家,我这就去网吧弄个链接去。
-----------网吧链接
-----------为了方便大家下载学习我申请了个163邮箱,用户名:azmjzy   密码:19891228  中药图谱软件在收件箱里。以后在这里下载,就方便多了。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1/3/8 22:01 编辑 www.med126.com/hushi/
爱在天山 发表于 2011/3/8 21:53
为了方便大家下载学习我申请了个163邮箱,用户名:azmjzy   密码:19891228  中药图谱软件在收件箱里。以 ...


谢谢您的分享!为方便大家下载,我把它整合成了一个。

115网盘下载:可以直接下。

http://u.115。com/file/f3a86df1a1

-----------回复 济缘 的帖子

谢谢!
         与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我们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楼主想得很周到,知道俺这段时间下载资料多威望为零,提供了外网邮箱下载。
-----------学习了,这么好的东西可惜要扣点,下完后,估计就没有威望值了,不爽啊!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