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保婴撮要:滞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脾之液为涎,由脾胃虚寒,不能收摄耳。治用六君子汤木香。凡作渴饮冷者,属实热,宜泻胃火。作渴饮汤者,属虚热,宜补中气。若脾经实热,而廉泉不能约制者,用牛黄清心丸。脾经虚热,而廉泉不能统摄者,用六君子加木香。胃经实热,而虫动津液流出者,用泻黄散;虚热用五味异功散。大便秘结,用清凉饮。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食积内热,用大安丸。仍参口疮腮肿条互览之。

治验一小儿滞颐,面色痿黄。余谓当调补中气。不信,用清热之剂,更加弄舌,乃用五味异功散,渐愈。后因停乳,吐泻复作,先用大安丸,消其宿乳,次用五味异功散,补其中气而痊。

一小儿滞颐,面色赤,手指热,用泻黄散,一服而愈。后因乳母饮酒,其子复患前症,用东垣清胃散干葛神曲麦芽,母子并服而愈。

一小儿停食腹痛,用疏导之药,痛止,左项筋动,口角涎流,面色痿黄,肢体微肿,先用六君、柴胡升麻山栀四剂,次用异功散加升麻而痊。

一小儿停食腹痛。服峻利之药,吐泻自汗,厥冷滞颐。用六君、升麻、柴胡而愈。

一小儿十一岁,滞颐兼嗳气下气,时常停食,服消导清热之剂,大便不实,小腹重坠,此脾气下陷也,用六君、升麻、柴胡,饮食渐进www.med126.com/yaoshi/,大便渐实,又用四神丸而愈。

一小儿滞颐,面色白或黧,腹痛,手足时冷,脉微细,此肺肾虚寒也,宜先培其脾土,用温胃散,二服腹痛顿止,又六君子汤,诸症并愈。后停食挟惊,吐泻发搐,滞颐腹痛复作,用六君加柴胡、钩藤钩,四剂而痊。

一小儿吐舌流涎,余谓心脾有热。用导赤、泻黄二散而愈。后自服清热化痰等药,更加弄舌,余用异功散加钩藤钩而安,又用六君子汤而愈。

一小儿滞颐,面色白或赤,目札切牙,此禀肝肾气不足,内热而生虚风也。用地黄丸以滋肾水;异功散以补脾土而安。

一小儿滞颐,面青,手按其腹则叫痛,此夹食与惊也,用异功散加枳实、升麻,二剂而愈。

后又停食,吐泻滞涩发搐,面色青黄,此脾虚而肝木乘之也,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钩藤钩而愈。

温胃散 治脾冷涎多,流滞于颐。

丁香(一两) 人参 半夏豆蔻 白术 甘草(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水煎。

愚按∶此方治脾胃虚寒,涎流不止,或呕吐腹痛之良剂也。脾气稍温,但服五味异功散。

六君子汤

钱氏异功散

四君子汤

清胃散(四方见内钓)

四顺清凉饮

补中益气汤

大安丸保和丸加白术,三方见虚羸)

泻黄散(方见脾脏)

www.med126.com/shouyi/

牛黄清心丸(方见急惊)

四神丸(方见惊泻)

导赤散(方见心脏)

相关文章
 华支睾吸虫病
 第一节 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
 21世纪中国中医革命宣言
 胶艾榴皮汤(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张氏医
 口周皮炎一例
 女劳疸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