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冯氏锦囊秘录:汗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汗乃心之液,内因热气熏蒸,腠理开泄,故液随气而出,虽有盗汗自汗之别,总能虚人。如未灌之时而汗者,则不能灌,灌而汗者,则不能靥,靥而汗者,则必至于血脱阳虚,变为他症,故宜急为调理。然有甚与不甚之别焉,丹溪曰∶自汗不妨,是湿热熏蒸而然也,特言夫未甚者耳。未甚者,不惟无妨,且亦痘中之美候。甚者,则气血为之走泄,故宜急用参 之类,内加小麦以敛之;有热者,更加酒芩。如盗汗者,宜用芩、连、归、 、白芍生地之类。若身冷恶寒而反汗者,急进参、附、桂、苓www.med126.com/yishi/甘草www.med126.com、黄 之类。如寒而不已者,汗出发润,大喘不止者,汗缀如珠者,汗而昏沉者,汗流烦渴者,肺绝而汗出如油者,并为不治。

凡无因而至者为自汗。若睡中而得者为盗汗。若腰以上,烦热而多汗者为胃实汗。

若热甚汗多,汗出而热解者为邪热汗。若汗流不止而热反剧者,为阳虚汗。然在痘以汗为美者,以初起而有微汗,则阴阳气和,荣卫通畅邪气不留,易出而解也。在行浆时而有微汗,亦是气血充足之征也。然有过表,腠虚而多汗者;有心热而睡汗者;有六阳虚而头颅或颈多汗不过胸者;有胃虚而颈胸脐间多汗者;有肝木侮土自汗发搐流涎者;有胃实而四肢多汗,面赤作渴者;有痂落表虚而多汗者;随所因而治之。总之,汗者,血之所化,阴气不能内藏也。若因阳虚自汗者,大补其气以敛之;若因睡而汗出者,当以补血为主而兼补气;若荣中伏热,津液流溢妄泄者,宜于补养之中,佐以凉血之药。

相关文章
 莲花美食——素饺子馅的做法!
 脚底板易起水泡一例
 秘方消痞膏药(《玉案》卷四。)
 “火美人”与荆芥连翘汤
 蔡长福先生太阳病恶风奇案一则
 开笑散(《直指》卷二十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