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妇人大全良方:白浊遗淋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yin浊与带下之不同者,盖白带出于胞宫,精之余也;yin浊出于膀胱,水之浊也。虽膀胱与肾为表里,故带浊之源,无非皆出于阴分。然带由脾肾之虚滑者多;yin浊由膀胱之湿热者多,此其所以有辨也。

若yin浊初起而见热涩者,宜大厘清饮。若初起无火,而但有窒塞者,宜小厘清饮或五苓散。若肝经怒火下流,宜加味逍遥散。若肝火盛而见痛涩者,宜龙胆泻肝汤。若服寒凉利药太过,以致下焦虚寒不固者,宜萆厘清饮。若元气虚寒下陷者,宜寿脾煎、补中益气汤。若脾湿下流者,宜归脾汤六君子汤。若久而不愈,肝肾虚滑下陷者,宜寿脾煎、秘元煎、家韭子丸。

大厘清饮(见《新方八阵·寒阵》)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利,黄胆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等证。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猪苓(一钱) 栀子(二钱) 枳壳 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钟半,煎www.med126.com/jianyan/八分,食远温服。如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草龙胆之属。如大便坚硬胀满者,加大黄二、三钱。如黄胆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二钱。如邪热蓄血腹痛者,加红花青皮各一钱五分。

小厘清饮(见《新方八阵·和阵》)治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等证,此方主之。

茯苓(二、三钱) 泽泻(二、三钱) 薏仁(二钱) 猪苓(二、三钱) 枳壳(一钱) 浓朴(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前服。如阴虚水不能达者,加生地牛膝各二钱。如黄胆者,加茵陈二钱,如无内热而寒滞不行者,加肉桂一钱。

仲景 五苓散(见《古方八阵·和阵》)治暑热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涩作痛,下部湿热。

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七钱半) 桂枝(五钱) 泽泻(一两二钱半)

古法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今法以水煎服。

加味逍遥散(见经不调)

龙胆泻肝汤(见产门不闭)

杨氏 萆 厘清饮(见《古方八阵·热阵》)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或服寒凉刮药过多,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澄如膏糊等证。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六钱,水一钟,入盐一捻,煎七分,食前温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寿脾煎(见血虚经乱)

补中益气汤(见经不调)

归脾汤(见经不调)

六君子汤(见经期腹痛)

秘元煎(见血虚经乱)

家韭子丸(见带下)

相关文章
 内塞散(《千金》卷二十五)
 新加坡传统中药店陷后继无人困境  每年超1
 大梧桐律散(《鸡峰》卷二十一)
 四物补心汤(《医略六书》卷三十一)
 经方治老年便秘一例(答案已公布)
 发灰煎(《普济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