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古今医统大全:因时用药例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迎之。凡用药须看时令,如常用调理药,春加川芎,夏加黄芩,秋加茯苓,冬加干。如解肌发表,春温月用辛凉药,川芎、防风荆芥柴胡、紫苏、薄荷之类;夏暑月用甘辛寒药,干葛石膏、甘www.med126.com/rencai/草、薄荷、升麻、柴胡之类;秋凉月用辛温药,羌活、防风、苍术、荆芥之类;冬寒月用辛热药,麻黄桂枝干姜附子之类。若病与时违,勿拘此例。如温暑月治热病、疫疠病,不可用辛温热药,宜温凉辛甘苦寒之药,升麻、柴胡、干葛、薄荷、石膏、黄芩、黄连甘草芍药之类。

咳嗽,春多上升之气,用川芎、芍药、半夏、黄芩之类;夏多火炎逼肺,用黄芩、山栀、桑白皮、石膏、知母之类;秋多湿热伤肺,用苍术、桑白皮、黄芩、防风之类;冬多风寒外来,用麻黄、桂枝、干姜、半夏、防风、羌活之类。若病与时违,不拘此例。如治泻泄,冬寒月用辛苦温药,干姜、砂仁陈皮、浓朴之类;www.med126.com/sanji/夏暑月暴注水泻,用苦寒酸寒药,黄连、山栀、茵陈、芍药之类。若病与时违,不拘此例。如伤冷食,腹痛霍乱吐泻,虽夏暑月,可用辛热温中药,干姜、茱萸、砂仁、浓朴之类。如酒客病,或素有热证,虽在寒凉月,可用清凉药,芩连、干葛之类。

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化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为四时之宜,但言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泻秋收冬藏之药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之以酸苦寒凉之剂,并淡味渗泻之药,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肾也。用药者,因此法度则生,逆之则死,其不死者,必危困矣。

相关文章
 男  23 双眼无神  干涩 不想吃饭  尤其眼睛
 电视上有个人右手臂异常肿大看着很可怜
 历代本草汇编“厚朴”
 痈疽并无名疮毒
 20070090小儿多动症案
 矾石散(《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