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古今名医汇粹:脉之大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脉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心烦www.med126.com,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浑浑其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气血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少血少气,微有寒。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

脉之浮沉及与人迎寸口气大小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者为逆;病之在腑,浮而大者易已。人迎盛者伤于寒,气口大伤于食。

沉细悬绝者为阴,盛躁喘数者为阳。

邪气来,紧而疾;谷气来,徐而和。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三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脉虽独调,与中脏相失者死。

中部之脉相减者死。

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www.med126.com/yishi/,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张景岳曰∶脉之见象,阴阳而已。本经谓三阳搏而勿浮,三阴搏而勿沉,是则虽有一阳、二阳、三阳之分,而总在勿浮之例∶虽有一阴、二阴、三阴之分,而总在勿沉之例。可见胃气之本,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迟不数,滑而不涩,此太和之人也。一自邪气胜而正气衰,胃气竭而脏气见,遂有太过不及之病形与脉象俱见,于是有浮、沉、大、小、缓、急、滑、涩八者之脉见。夫八者之脉,皆病脉也,然各有所主,有于中者必形于外,要其微甚悬绝之相去,即可得之气血多少,死生之诊。故其诊法虽有不同,而大要则有所定,所谓知要者一言而终也。

相关文章
 叙中湿论
 芎藭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如圣丸(《医方类聚》卷二一八引《医林方》
 橘皮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霍乱吐痢方一十二首
 茯苓正气散(《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