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黄帝内经太素:耳聋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后取足”,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又见《甲乙》卷十二第五。自“聋而不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www.med126.com《甲乙》同上。

耳聋无闻,取耳中;

耳中,听宫、角孙等穴也。www.med126.com/hushi/

耳鸣,取耳前动脉;

耳前动脉,和窌、听会等穴也。

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擿抵,耳无闻也。

耳痛者有二:有脓,有干擿①抵。无所闻者,不可刺也;而有闻声者,可刺。擿,当狄反。抵,乃井反。

平按:擿抵《灵枢》作“耵聍”二字,《甲乙》亦作“擿抵”,注云:“一本作耵聍。”

①“擿”,萧本误作“摘”。今据仁和寺本改。

耳聋,取手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

手少阳至小指、次指,即关冲穴。足少阳至足小指次指,即窍阴穴也。其脉皆入耳中,故二俱取之也。

平按:《甲乙》“小指”作“少指”,无“次指”二字,注云:“《太素》作小指、次指。”

耳鸣,取手足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手之中指,手心主脉,《明堂》不疗于耳。足之中指,十二经脉并皆不上。今手足中指皆疗耳鸣,今刺之者,未详,或可络至缪刺也。

平按:“手足中指”《灵枢》、《甲乙》作“手中指”。

聋而不痛,取足少阳;聋而痛,取手阳明。

足少阳正经入耳,手阳明络脉入耳。足少阳主骨益耳,故取之也。手阳明主气益耳,故痛取之也。

平按:《灵枢》两“痛”字下均有“者”字。

相关文章
 女儿又发烧了,各位支招
 小紫苏饮(《得效》卷十四)
 今接诊一痹症病人,无从下手,望诸不吝赐教。
 潜降虚火
 浅谈相应
 加味麻附细辛汤的临床应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