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养正私塾:当前教育之我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当前教育之我见
——看《和谐拯救危机》之感
我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说过一个想法:医学不救人之学,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教育才能复兴国民素质,才是真正的救人之道。
但是,我一不是教师,二不从事教育,我仅仅是一介别人看不起眼的中医大夫,我也仅仅只是用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说说我自己的观点。因此,简短的几个文字也只是我门外汉的一家之言,望高手赐教,同时抛砖引玉……
当前的教育真的令国人担忧:填鸭式、灌输式和考试型的方法,教育出了一批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华而不实的国人。生活是现实的,做人做事是要讲实在的,而不是水平不高文凭高,这顶个屁用。如果用中医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疗效才是硬道理。无论你医生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病,最重要的是看重良效(尤其是远期疗效)和无毒副反应,而不是只为治“非典”而治“病”,让那些无辜的患者虽然保住了一条小命,过后却股骨头坏死。难道这不是医药卫生要重视的问题吗?这种病人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如何,作为一个医生,我们难道真的有良知要如此对待我们中国人吗?这样下去,“东亚病夫”不是中国人都不行了。所以当年的鲁迅为了救世,才不得不弃医从文,可他的方法不对呀!——他没有从教育上入手去解决问题,他以为仅凭他一个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群体,这可能吗?
真正的教育要是什么样子,什么方法呢?
我认为真正教育的内聚力应该是:仁爱,因势利导和自强。
作为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个人,一般人接受的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任何一种教育方法,只要确保仁爱和因势利导,就一定可以教育出自强的学生。
教育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而没有共同的原则和方法。现在的家庭教育没有几家可以做到,学校教育却做得的正好相反,社会教育却风气氛围每况愈下。真的让国人纠心啊!
“仁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教育的启蒙之心,也是三家教育之核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核。曾记得看净空法师讲的《和谐拯救危机》这套公益节目时,开始主持人就问净空老法师,“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应该问谁?”“问我们的老祖宗”。听起感觉还答非所问,但细细想想,这回答真的非常正确。就像净空法师所说,当前国家有难,世界危机,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得到高智慧人的引导。因为现实生活之中,没有一个人的智慧可以超越了我们的老祖宗佛陀(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因此我们有问题不是应该问高智慧的人吗?那就是要反扑归正,追溯原本,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
世界三大宗教的核心就是“仁爱”,在我看来,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仁爱才可能统一这个世界,仇恨只会产生更多的仇恨。试想,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从善,多行好事的话,那么这个社会那还要什么“法制”,不就是自然成为了“仁制”社会了吗?当前的法制社会是一种用规则去限制人民的,要是真能做到仁制的话,那么人们就会自己去维护世界和平了,这种局面是自愿的,而不是强硬态度去履行所谓的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水可以载舟,也可以浮舟”,只在仁爱,领导才可以以德服人,否则将会是人民的公敌。
在《和谐拯救危机》这套公益节目中,净空老法师主张从儿时教育开始,培养人们仁爱的良知。其施行的办法就是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 ,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至行为的指针。这个初衷真的没错。我也赞成,现在国内正在兴起这股良方,净空老法师也正在开始做安徽汤池镇这个试点,满成功的,世界各国有很多国家都在效法。
我认为,如果从儿时教育开始,从小就培养孩子们仁爱、慈悲、向善的德行,真的是一种好事。但是这种方法说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的。一个小群体要能真正影响到世界这个大群体,容易吗?——净空老法师看到的就是要先扫一屋,然后再扫天下这种眼光,真的信心十足!让我不得不敬佩,为了弘法,都80高龄了还一心只为别人,只为社会,不救回报地在为拯救苍生而努力奋斗。
我认为《弟子规》只是表面的东西,作用虽有,但见效可能真的是百年树人,至少要100年左右,整个社会才会真正向“仁爱”过渡,如果这种教育方式得不到政府机关和国家的重视,履行起来也将是难上加难。净空法师主张国家领导人主动带头学习《弟子规》,以媒体的形式传播,让我们下层建筑的劳动人民也跟着学习效法。如果此事真能做到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可能就有救了,世界和平也不只是纸上谈兵了。
但是,如果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群体中个人与个人没有真正的情感付出与尊重,那么所谓的“规”,所谓的攻心为上也只可能是“法制”,而不是“仁爱”了。
我跟恩师学过一点关于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心理学,一般情况下,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可以影响终生。试想,一个和睦的家庭难道会教育出一个凶神恶杀的子女吗?一个父母离散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子女对于情感会全面吗?父母亲都不孝顺爷爷奶奶的家庭,养大的小孩子难还会孝顺父母亲吗?等等,——除非后天子女经过特殊的教育,走离父母的为人处事之道,否则,子女的为人处理事也会跟父母亲无大的出入,父母亲一辈子种地,子女也很难逃脱种地的命运!这也就是俗话说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单位,领导都不是什么好人,你想想职工真的会好得到那里吗?一个国家,总统或是主席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命运就惨不忍睹了。龙头不行,龙尾好得到那里才怪。中国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很多真正的高手真的是一辈子都隐姓埋名,因为身怀绝技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没有这个必要。枪打出头鸟,出名只会给自己添乱,让自己过不了自己认为平静的日子。我就知道现在国内一个中医高手(姓谁名谁就没有必要说明了),他除了治病救人除祸外,从来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为的也就是让自己过一份安心的生活。我只知道民间有一句俗话:“高手不出名,出名非高手”。做学问最讲求谦虚和实在,当你还是一个圆点时,你接触的东西就很少,可当你变成了一个圆周时,你才会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我在现实生活中做人也是这样,很低调的,只注重实质,不看重形式。吃穿住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精神资良,到底自己几斤几两,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己心知肚明。我周围有一些朋友,穿只认名牌,消费只认广告炒作的,试想如果穿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消费高一些,你的身价就会百倍吗?你做事就会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吗?一个女人如果打扮得花枝招展,做的事却违背天地良心,这种作为意思真的很大吗?——殊不知,那只是你对人生自我价值的否定和自卑,只是希望外面的躯壳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真能管用吗?大家可以自己想想!浅水是不是波澜不小,相反深水却一面如镜,满瓶不动,半瓶就摇动了,就是这个道理。我在现实中见过一些贵人,人家给你的印象就是很普通,很平常,如果不是通过面相或者别人说出他(她)的情况的话,一般人真的很难看懂。
《三字经》开篇如何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若不教,行为偏;教之道,贵以专”,这话说的就是每个人天生的本性是善良的,为何人长大就会变得各有不同呢?那就是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不同罢了。在四柱预测学里,同年同月同时出生的人,甚至是同一时辰出生的双胞胎,为何人们的“命”不一样,路不尽同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受的教育不同所至,另外就是后天自己努力与否决定(再好的“命”,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奋斗,天下那有白来的馅饼;例如我以前跟朋友看一个店面开张的日子,结果开张后那个朋友一个周还不去开3天门,这难道是我的错吗?难道一个好的开张日子就可以让你不开门都有钱跑进你的店吗?如果真有这回事的话,那就算我的水平太低了,达不到破除能量守恒的水平)。
其次就是环境决定“命运”,命运的不同取决于环境的优劣差异程度。两个相同的富命八字,一个生活在落后的贫困山区,一个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贫困山区的人可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和几十万的存款就是富民,但是繁华都市的人如果没有几百万的资源能算有钱人吗?曾经有一个传说:当年朱元璋做到皇帝后,我就派人去找跟他同八字的人,找到一个杀一个,后来找到了一个农夫,他却没有再杀了。因为那个农夫是一个养蜜蜂的,朱元璋管的是成千上万的人,那个农夫管的却是成千上万的蜜蜂。
中医是如何认识遗传的?——就是因为你总是生活在父母亲所处的家庭里,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亲的衣食住行,父母的为人处事可以影响到子女的性格,父母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总之,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家庭,父母的生活方式就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方式。还说什么高血压糖尿病会遗传,我看未别就是真正的遗传,说得准确点应该是环境使然罢了。
为何我总是认为“仁爱”对一个群体,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这么重要?——试想,“仁爱”的反意是什么?那不是就是“自私”吗?自私就会自利,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好现在我们来做一道伦理证题:
已知:自私。求证:世界危机。
证明:∵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竞争;
      ∵竞争不断升级,∴斗争;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不断恶化,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矛盾产生;舌头解不开的结,只能用牙齿咬,∴战争;
      ∵连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战争,∴世界危机,这是末日啊!所以很可怕!
由此证明可以看出:只有仁爱可以解救危机。
言归正传,继续说教育之事。《弟子规》说给我们的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德行,这是做人处事之本啊!我们要是真能知“道”并行“道”,那就是得“道”了。要是真的得“道”,修成正果了,那么我们为人处事就会对得起天地良心,就不会再去杀人放火,再去做伤天害理之事了。“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为人处事就不会因为恶小而为之,因为善小而不为了。这就是修得“仁爱”之道的基本标准。
在我看来,仅仅修得“仁爱”之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最多只能保证世界和平,谈不上世界发展。如果世界真的还想有所创新和发展的话,还是得从教育上入手。那就是孔孟儒家文化早就提出来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施教,才能李满天下,真正教育出各行各业自强不息的人才。在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做到,能落实这一思想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只有佛陀、孔孟和老子做到了,因此在他们那个时代会造出非常人的英雄。没有圣人为师的前因,那有英雄之果?
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基本在实施这一方案了,文科理科分工,而且文科理科之下还分得更细,表面上看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了。实际上为何教育出来的人成不了真正的英雄呢?那就是教育的根本“仁爱”给丢了,变成了无本之源,无皮之毛。而且在年谓的分科之下,真正的教育还出了问题,没有真正遵循“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所以出炉的东西不文不武。我是上过五年所谓的中医药大学,回头想想,我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习专业知识,而是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上生存。说真的,我所有的专业知识很多是我的恩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教诲,让我走出大学之后能自己走下去。回想我大学时班里52个学习针灸推拿专业的中医学子,现在真正搞中医的真的少之又少了,为数不多,原因主要是搞不下去,吃不成伙食。而我也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医大夫,勉强弄得口饭吃罢了。
我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一定要认准学生的优点和蹩端,发挥学生的优点,远离学生的蹩端。教书是为了育人,而不是害人或者说是履行义务,教师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而且教师的知识体系也要非常全面,不然教不出好学生。如果老师的水平太低,最多只能教出在学校里的高分学生,走出校舍就是社会上的低能儿了,有用吗?读者自己想想。现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太苦难了,什么钢琴,音乐,舞蹈等乱七八糟的学一些,对于小孩子而言,连最起码的老小都不知,没有了礼节,没有了仁爱,长大后将是什么样子?
没有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就不会产生子女对父母亲的孝顺和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就谈不上互动的学习和教育,结果是什么呢?养不教,父母之过!教不学,老师之误啊!
大家知道现在社会上聪明的人不少,可好多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把那份所谓的聪明的放在正事上,结果什么样子:要么走进了衣食不愁的监牢,要么到头不是事无成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是电脑时代,只要你的电脑上网,谁都有可能中病毒。病毒是什么人弄出来害人的,就是那些心术不正的聪明人;杀毒软件是什么人弄出来对抗病毒的,也是聪明人,只是他们心地善良了罢了。说起来很简单,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简单说一下学校教育要注重些什么?第一,幼儿及小学教育,除了认识中国文字和算术外,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仁爱;第二,初中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朋友与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友善往来,让他们能够容入小群体,感觉到社会的温馨;第三,高中起,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了,自强的学生从此走了人生之路。
暂且停手,望眼欲穿等待高手回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08-02-21普洱墨江

我的博客!http://ynzyxy.blog.163。com/

http://ynzyxy.blog.163。com/
    因为QQ空间访问量不是很多,我做了一个博客以弘法中医.望有缘之人指教!
  希望大家雁过留声,风过留痕……
  谢谢!

-----------我是教育工作者,楼主忧国忧民,敬佩!
-----------好文章!!!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我们的教育体制与方法确实出了问题。在这个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最缺少的是信仰。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多数人崇拜所谓的成功,崇拜金钱与权利,崇拜所谓的适者生存的竞争,最缺乏的是仁慈之心 社会戾气太重。 家长老师学生也是其中的成员 教育状况只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可喜的是我们有不少人已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我们的慈善事业也越来越发达,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因果 相信与人为善 希望明天会更好
-----------当前教育除保留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外,其余的几乎可以全部推倒重来!
-----------现代教育令人反思
-----------真是一篇好文章,希望能转传到高层领导处,信仰是由国家这个大环境培养的,中国人热爱祖国的这个传统信仰是不会变的。
相关文章
 江乐:胃气和引经药是辨证论治的后续环节
 荜茇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素问识 24 血气形志 上课笔记
 痰热内闭证
 妇人科
 橘姜丸(《魏氏家藏方》卷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