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侣山堂类辩:阳脱阴脱辩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阴阳虚脱,有外因、内因之分,有偏胜、偏绝之别。如邪中于阴,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此阴盛而生阳之气欲绝于内也;如欲冷冻饮料,欲卧凉地,揭去衣被,躁而不安,此阴盛于内而阳欲脱于外也,急宜参、附、、桂以救之;如发汗不解,身反大热,此阳盛而阴绝于内也,如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阳盛于内而阴液外脱也。此外因之阴阳偏胜而偏绝也。若夫内因之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者,阳气生于阴精也;阴生于阳者,阴精之生于阳化也。阳化者,阳气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也。阴阳和合,交相生化,是为平人。如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此阴阳之生机欲绝于内也。《难经》曰∶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盖阳脱者,从下而脱于上;阴脱者,从上而脱于下,故脱阴而目盲者,尚有余命之苟延,脱阳而见鬼者,不计日而死矣。夫阳脱之患,多有本于阴虚。如年老之人,足膝寒冷,此元阳之气渐衰www.med126.com/zhuyuan/,而欲绝于下,宜用参附、半硫之类,以助生阳。如或因脾胃虚而谷精不生,或入房甚而肾精日损,或忧恐而藏精渐消,或烦劳而精神日耗,以致阴气日衰,而阳将外脱矣。故治未病者,见阴精有亏,乃阳脱之渐,预培养其阴焉。若待阳气外脱,用桂、附而欲其引火归原,不知阴精者,阳气之生原也,其原已绝,又安所归乎?故阳脱而用桂、附救之者,外因之脱也;治内因而用桂、附者,助阳气之衰于下也。(若阴虚而阳脱者,非桂、附可救。)故曰阴阳虚脱,有外因、内因之分,有偏胜、偏绝之别。

相关文章
 交感地黄煎丸(《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
 半夏煮散(《博济》卷三)
 民间中医小奇才
 想随时随地灸
 槟榔散(《圣惠》卷四十八。)
 后阴证治(计六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