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普济方·针灸:手阳明大肠经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www.med126.com/Article/内侧(次指之端。商阳穴在焉)。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合谷。穴名也。在此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阳谷。穴也)。循臂上廉(臂之上廉。遍历之分。手阳明之经也)。入肘外廉(曲池穴分也)。上循 内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 骨。谓肩 之骨也。故肩 穴在此。遇骨之端。故亦名 骨)。上出柱骨之会上(气府论注云。柱骨之会。乃天鼎穴也。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寸是也)。下入缺盆络肺(肺为大肠之维。故大肠脉络于肺)。下膈。入属大肠(手阳明为太阳之经。故其肺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结喉之后曰颈。颈后曰项)。贯颊(颊。谓面傍也)。入下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人中。一名水沟。在鼻柱之下)。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阳明自此交入足阳明)。是动则病(手阳明常多气少血。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齿痛。 肿( 谓颧之秀骨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阳明血气常多。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手阳明之上。血气甚则须美。血少气多。则气恶。血气皆少。则无须。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腋下毛美。手肤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寒。由此。则手阳明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目黄。口干。鼽衄(王冰曰。鼻中水出曰鼽。血出曰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栗。战也。阴气盛www.med126.com/rencai/。阳气不足。则为寒栗)。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肘循臂。乘肩 。上曲颊遍历。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寒痹隔。取所别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 结于 。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 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顽。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商阳穴也)。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商阳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不已。刺其过脉出耳前者。热病如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丈。凡四十穴。商阳二穴。二间二穴。三间二穴。合谷二穴。阳溪二穴。偏历二穴。温留二穴。手下廉二穴手上廉二穴。手三里二穴。曲池二穴。肘 二穴。五里二穴。臂 二穴。肩 二穴。巨骨二穴。天鼎二穴。扶突二穴。禾 二穴。迎香二穴。

相关文章
 这几样忘了名字,求各位老师指教
 月经后一个星期左右,又会流一些,正常吗?
 地黄散(《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氏家传》
 外感咳嗽病
 黑虎散
 今天在QQ上看见的“专访何祚庥:陈晓旭是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