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神农本草经:米谷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豆黄

味甘平。

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涂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吴普》曰:大豆黄卷,神农黄帝雷公无毒,采无时,去面(黑干),得前胡,乌啄,杏子www.med126.com/zhicheng/牡蛎天雄,鼠屎,共蜜和佳,不欲海藻龙胆,此法,大豆初出黄土芽是也。生大豆,神农岐伯生熟寒,九月采,杀乌豆毒,并不用元参

赤小豆

神农黄帝咸,雷公甘,九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大山,九月采。

案《说文》云:椒豆也,象豆生之形也。荅,小椒也,藿椒之少也。《广雅》云:大豆,椒也,小豆,荅也,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尔雅》云,戎叔,谓之荏叔,孙炎云大豆也。

粟米

味咸微寒。

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者,味苦,主胃热消渴,利小便(《大观本草》,作黑字,据《吴普》增)。

《吴普》曰:陈粟,神农黄帝苦无毒,治脾热,渴,粟养肾气(《御览》)。

案《说文》云:粟、嘉谷实也。孙炎注《尔雅》粢稷云:粟也,今关中人呼小米为粟米,是。

黍米

味甘温。

主益气补中,多热www.med126.com/jianyan/,令人烦(《大观本》,作黑字,据《吴普》增)。

《吴普》曰:黍,神农甘无毒,七月取,阴干,益中补气。(《御览》)

案《说文》云:黍、禾属而粘者,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广雅》云:粢黍稻,其采谓之禾。齐氏要术引记胜之书曰:黍,忌丑,又曰黍,长于已,壮于酉,生于戍,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忌于丑寅卯,按黍,即糜之种也。

上米谷,中品三种,旧二种,大小豆为二,无粟米黍米,今增。

相关文章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下剂
 滋阴益气汤(《何氏济生论》卷七。)
 临证指南医案 肺痹 上课笔记
 固冲汤
 点眼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