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素问悬解:刺齐论六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此刺要论刺有浅深之法。刺骨者无伤筋四语,谓宜深者不可浅,浅则不及,刺皮者无伤脉四语,谓宜浅者不可深,深则太过也。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刺骨无伤筋者,谓刺骨不宜刺筋,若针至筋而去,不及www.med126.com/rencai/于骨,是刺骨而伤筋也。刺筋无伤肉者,谓刺筋不宜刺肉,若至肉而去,不及于筋,是刺筋而伤肉也。刺肉无伤脉者,谓刺肉不宜刺脉,若至脉而去,不及于肉,是刺肉而伤脉也。刺脉无伤皮者,谓刺脉不宜伤皮,若至皮而去,不及于脉,是刺脉而伤皮也。宜深而浅,此谓不及。

所谓刺皮无伤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脉也。刺脉无伤肉者,过脉中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www.med126.com宜浅而深,此谓太过。

相关文章
 开郁和中汤(《摄生众妙方》卷五)
 半表半里证
 催生丹(《普济方》卷三五七。)
 【转】南怀瑾先生2010年1月24日的公告(201
 姜苓阿胶汤(《四圣心源》卷十。)
 面色萎黄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