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同仁堂昆明第一店水土不服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试水”半月生意有点冷 拟用两年时间培育市场 第三年不实现盈利目标就撤店北京同仁堂11月16日在昆明开设第一家零售门店,想在云南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可“试水”半月以来,药店生意有点冷,买药的顾客三三两两。“这只是短期表现。”该店总经理刘丹说,昆明的药店比北京的药店密度高,云南医药市场特别是连锁药店也趋饱和,同仁堂昆明店“如果第3年还不能实现既定盈利目标就将撤店”。
昆明第一店生意有点冷
   
    位于吴井路上的北京同仁堂昆明第一家零售门店于11月16日开业。“昆明算是我们在国内外分店的700多家了。”刘丹说,自北京同仁堂1993年在香港地区开第一家药店起,现在海内外已有750余家分店。
   
    记者在该药店看到,来买药的人并不多,看病的人更少。据了解,许多人都想用医保卡买药看病,但刘丹说:“医保系统我们目前还在申请办理当中。”他还说,同仁堂以中华传统医药闻名,同仁堂一直秉承稳扎稳打的发展线路,在昆销售的第一年只求保本,用1至2年时间进行市场培育,如果第3年还不能实现既定的盈利目标,就将撤店。
   
    虽然来看病的人并不多,但是来自京城的有40多年从医经验的老中医谢医生看病开单都非常认真。除了两位北京医生以外,近几天,这家药店还请来了8位云南医生坐诊,云南老中医李医生相信来看病的病人会越来越多:“我也是冲着同仁堂这块牌子才来坐诊的。”
   
    “在对中医医生的使用上,我们要注意同仁堂企业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刘丹表示,由于中医在诊断时过多依靠经验,存在医生和医生之间的认同问题,所以尽快让本地医生融入同仁堂的企业文化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三年内开4至5家店
   
    “从同仁堂的经济实力看,我们完全可以把云南市场这块‘蛋糕’做大。”虽然生意有点冷,但刘丹仍信心满满,他说,此次昆明开设门店总投资约600万,计划3年内在昆明开设4至5家店,基础打牢后,再选择一些有潜力的州市发展,在云南省内增设19家分店。刘丹说,开店前他们就进行过初步调查,昆明的药店比北京的药店密度高,云南医药市场特别是连锁药店也趋饱和,但是从市场的角度看,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同仁堂上乘的中医药优势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据初步了解,在昆明的健之佳、一心堂、福林堂、东骏大药房等大型连锁店里,并没有销售太多同仁堂的药。刘丹表示,云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一直都被以中草药加工为主的同仁堂所青睐,在站稳脚跟后,不排除在云南建中草药生产基地。
促进云南中草药加工业
    “我们肯定会与其它药店构成竞争。”刘丹说,市场是动态的,同仁堂并不是来抢生意,反而可以促进云南中草药加工业的发展,大家一起来培育这个市场。
   
    云南鸿翔集团一心堂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同仁堂在药材选择、入药、制药、销售都有一套成熟体系,产品自有率达100%,这和连锁经营是两个概念,基本上和以一心堂为代表的连锁药店谈不上竞争。反过来看,其成熟的中草药加工体系,还可以促进云南中草药加工业从初级原料加工向中草药半成品、成品,甚至品牌升级转型上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经营理念不同,但有市民表示,他们已形成了本土药企的消费习惯,对同仁堂还没有更多的了解与认同。      



本报记者 邓建华 吴海涛

来源:生活新报
-----------hehe  同仁堂的医生已经沦为开药的工具了 在深圳5副药100-200 元很平常的.

很经常会加人参灵芝之类.

更不能忍受的是医术^^^^^^
-----------都是卖假药惹得祸,好多人除了同仁堂的药都不敢到别家店买了,怕买假叻
-----------觉得同仁堂的药太贵了,如果真的是为老百姓想,要这么高的价吗?
相关文章
 六淫之燥是阴?是阳?
 酒精依赖
 第44节 胸膜疾病
 发热
 长龟方(二)
 癫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