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望诊遵经:望法阴阳总纲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明堂察色.以脏腑部位为体.以气色诊法为用.故分观之.可以识其常.合参之.可以通其变.然究其常变.而原其始终.要不离乎阴阳之旨.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www.med126.com始.神明之府也.故以五色分言之.青属少阳.旺于春.赤属太阳.旺于夏.白属少阴.旺于秋.黑属太阴.旺于冬.黄属中央土.寄于四季.旺于长夏.以六部分言之.外者上者左者皆为阳.内者下者右者皆为阴.以十法分言之.浮清甚散泽为阳.沉浊微抟夭为阴.于是乎气色兼见.部位互考.则阴阳相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阴阳之总纲也.顾阴阳之道.阳清阴浊.阳升阴降.阳热阴寒.阳动阴静.阳外阴内.阳上阴www.med126.com下.阳左阴右.阳道实.阴道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以色见诸阳者易治.见诸阴者难疗.外感阴病见阳色者易治.阳病见阴色者难疗.内伤阳病见阴色者易治.阴病见阳色者难疗.凡此阴阳之理.既可合气色部位以相参.亦可合脏腑病症以相证者也.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阴阳变化.一以贯之矣.

相关文章
 肉轮
 破气
 中品
 征询大豆花生的营养问题
 男子性功能障碍
 什么是健康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