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第二节 中暑的急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主因

人的体www.med126.com/shiti/温维持在37℃左右为正常。当高气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致使环境气温过高时,使体内大量失水、失盐、积聚大量余热,并出现机体代谢紊乱现象称为中暑。体www.med126.com弱多病,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和患有心脏、肾、肝疾病等是发病的诱因。

二、主症

1.前兆:患者大汗、口渴、头晕、耳鸣、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疲惫、精神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这是发生中暑的前兆。

2.轻度中暑:除有以上症状外,病人面色潮红或苍白,胸闷,皮肤灼热,体温38.5℃以上。

3.重度中暑:患者谵妄、痉挛、昏迷、皮干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出现休克

三、急救

1.速离高温现场到阴凉处。

2.松开衣服,吹风,凉水洗澡。

3.喝淡盐水、饮料、绿豆汤等。

4.口服人丹十滴水,太阳穴擦清凉油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用以上办法。

1.使患者平卧,头、腋下、大腿根等部,用冷水、冰水或用白酒擦身,并吹风。

2.用手导引人中(见图57)、合谷(见图46)、十宣(见图70)等穴位。

3.及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当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停降温,以防虚脱。

4.有条件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1000ml,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

四、预防

1.夏季露天劳动时尽量安排在早晚,延长中午休息,并戴草帽,开领卷袖劳动。

2.充分供应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3.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睡眠,室内应有良好通风。

4.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因素。准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备用。

相关文章
 背冷像没盖被子一样要刮痧还是艾炙什么穴位
 犀角散(《圣惠》卷六十九。)
 第一节 总论
 胡粉丹(《医统》卷六十六。)
 平刺
 枳壳汤(《症因脉治》卷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