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医法圆通:谵语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按谵语一证,有阴阳之别,不可不知。阳证之谵语,由其外邪伏热,热乘于心,浊火乱其神明,神明无所主,蕻人口中妄言,必见张目不眠,口臭气粗,身轻恶热,精神不衰。轻者可用导赤散黄连,重者可用大小承气汤,三黄石膏汤。

阴证之谵语,由其正气已衰,阴邪顿起,神为阴气www.med126.com/rencai/蔽塞,则神识不清。其人多闭目妄言,四肢无力,倦卧畏寒,身重汗出,即有欲饮冷水一二口者,其人无神,定当以回阳为准,切不可以为饮冷,而即以凉药投之,则害人多矣。须知积阴在内,生有微热,积阴一化,www.med126.com热自消亡,此处下手,便是高一着法。

予曾经验多人,不问发热、汗出、谵语、口渴饮冷,但见无神,便以大剂回阳饮治之,百治百生。[眉批]知非氏曰:谵语本是神昏气沮,此论精当,治法绝妙,后言不问其证,决之早也。但见无神,眼之明也。便以大剂,手之快也。百治百生,效之必也。学者先要学此手眼。

相关文章
 熟地,黄精,问题
 请教左侧腰部有痘痘,大概三四个,如何取穴
 痈疖方一十四首
 代母求医 心慌 虚弱 怕冷 脚板心发热多年
 服药忌例
 梁知行您好看了手掌觀青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