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以理为椐,以证为论(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bygzpf 于 2014/1/16 20:23 编辑 www.med126.com/wsj/

阳浮阴弱的概念

“阳浮而阴弱”者,并非指的脉象而言,而是与论中的“荣弱卫强”互文见义之词,更况论中接着就说“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均是指太阳病中风的病因病机,是营卫者,处于失和的状态。

这里的“营卫,气血,阴阳”均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概念,是代表着阴与阳,气与血,营与卫处于邪气下的动态观,并非指脉名中的脉阳浮与脉阴弱的概念。

关于桂枝汤调和营卫的理解。

桂枝汤中,“桂草”者,秉甘温之气,与《内经》所曰:“形不足,温之以气”,其理同源。但“桂姜草”是在调和阳气的基础上,既温运阳气,也摄载津气,药后食以稀粥,以资谷气,最终完成温养的过程。

从桂枝汤法的第一次分裂中就可以看出,桂枝甘草汤法的温运滋养功能,也是站在载还二阳的基础上,才能留住胃气,胃气与谷气者,亦互文见义之词。否则何不直接运用“附术芪参”的温补之性呢?况病人在“发汗后,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之”者,即急于症,也衰后天之本的胃气。即是这样,也没有启用参术芪附之温补者,

第二次分裂中的芍药甘草汤法呢?“芍药”者,苦平,“甘草”的甘温,更是不能列入滋补营血的归类。虽《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但“芍甘”的配伍,正是以调和阴营的郁滞后,开通了营血之滞,以畅血脉之用,才能最后完成其滋养的功能。论中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予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者,皆是在议论阳脉处于涩滞的状态,阴血均是处于凝瘀的实症病的范畴,看不出论中的滋补的功能。

刚好与“桂姜草”法同理,均是在调与和的基础上,以完成营与卫者,在无邪气的频蔽下,血气得以畅通和达,才能完成其滋养的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即借营卫之源,也调阴阳之气后,也血气之温运,得以载还者,即乃就地取材,以阳温阴敛的基础上,营卫得以和调,所以论中曰:“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者,即是此意。

如果非要追究其滋养的功能时,只不过是“生姜”助阳调卫,“大枣”助阴调营,使阴与阳的载体(津液)处于充沛时,以济表阳中的“发热”与“汗出”之源,不致于邪气处于表阳中的太阳,就虚损于后天之源,更况姜枣有助桂芍以调和,协甘草以衡中的概念,这与桂枝汤法后面食以热糜粥,是同等的功能与目的。

相关文章
 养荣汤(《慈幼新书》卷七。)
 治妊娠漏胞及胎堕下血方
 有没有山东的中医?(最好泰安附近的)谢谢~
 关于中医发展战略问题致中央党政领导
 女儿大便干 便秘~~
 细辛丸(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